无人售卖的瓜摊背后——不容忽视的儿童肿瘤

健康时报采访人员王振雅石梦竹李益萌
无人售卖的瓜摊背后——不容忽视的儿童肿瘤
文章图片
卖西瓜的朱大爷 。 受访者供图
无人售卖的瓜摊背后——不容忽视的儿童肿瘤
文章图片
朱大爷的瓜摊 。 受访者供图
阅读提要:
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 。
郑州无人售卖的瓜摊却意外地收到了近百万善款 , 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 传递着人间真情与大爱 。
暖心之外 , 3岁的患儿 , 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容忽略的群体 , 儿童恶性肿瘤患者 。
据国际儿童肿瘤学会调查显示 ,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万名儿童患上癌症 , 已成为仅次于意外伤害的第二大儿童死亡原因 。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 , 我国2001-2010年的儿童恶性肿瘤(0-14岁)从9.19/10万上升至11.51/10万 , 上升了25.2% , 发病率年均增长率达2.5% , 每年新增约3-4万名儿童恶性肿瘤患者 。
“卖瓜凑医疗费 , 20元一个 , 需要瓜者 , 自行扫码 。 ”
近日 , 河南郑州一个“无人售卖”的瓜摊引发关注 , 背后是一位3岁的小女孩及家人 , 面对癌症命运的挣扎与抗争 。
谁也想不到
眼部淤青竟是恶性肿瘤
6月15日凌晨 , 天还没亮 , 朱大爷摸黑出门 , 开着一台满载西瓜的拖拉机 , 朝110公里外的郑州开去 。
在接下来的一周 , 郑州迎来酷暑 , 连续多日最高气温达40℃ , 局部最高地表温度甚至达64.3℃ 。 朱大爷没有考虑酷暑的难耐 , 他想的是 , 在城市里卖瓜 , 给孙女攒医药费 。
2021年10月份 , 朱大爷家人发现 , 当时只有2岁的孙女小亦馨眼部淤青有肿块 , 当地医院查不出原因 , 后来又辗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 最终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 。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 , 主要发病于0-14岁的儿童 , 2-3岁儿童居多 , 因其恶性程度高 , 治疗难度大 , 又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 。
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常晓峰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 该病虽在儿童中发病率不高 , 约为十万分之一 , 却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 , 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 。 80%-90%的患儿在五岁以下会发病 , 两岁以下更多 , 由于疾病进展快 , 当孩子出现明显症状时 , 往往已经是疾病晚期 。
神经母细胞瘤根据生长部位不同会出现不同表现 , 一般是患者不同部位出现肿块 。 如肿物位于颈部时 , 可表现为两侧不对称 , 甚至一些肿瘤较大时会影响呼吸和吞咽;对于腹部神经母细胞瘤 , 孩子症状可能不那么典型 , 除腹部包块外 , 还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等 , 一些孩子可能会表现为顽固性的腹泻 , 常规的药物控制效果不佳 , 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肿瘤 。
神经母细胞瘤会出现骨转移 , 一些患儿可能会有特征性表现 , 如眼眶转移 , 可以表现为局部颜色变青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李忠向健康时报采访人员介绍 , 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 , 非常容易发生转移 , 常见于淋巴结、骨髓、骨骼、肝、肺、脑等部位 , 有研究显示约50%~60%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在确诊时已发生转移 。
河南省肿瘤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区副主任医师左文丽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 小亦馨一经诊断 , 就是神经母细胞瘤晚期(四期) , 需要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
卖瓜救孩子
无人售瓜摊8天筹集善款95万
“公公婆婆都是农民 , 开始没有跟他们说孩子的病 , 后续治疗需要靶向治疗 , 费用近百万 , 告诉公公时 , 他一下子都愣住了 。 ”小亦馨的妈妈张典典说 , 当时西瓜已经熟了 , 公公就想去城里卖瓜挣药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