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急性感染期诊疗管理专家共识

(来源:石景山防艾在线)
鉴于在HIV感染急性期(AcuteHIVInfection , AHI)阶段可能不能检测到HIV-1特异性抗体 , 出现的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Acuteretroviralsyndrome , ARS)也通常被误认为是其他病毒性疾病(例如流感)的症状 ,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急性HIV感染不能被及时诊断 。
大约50%的新发性途径感染HIV者 , 都是与HIV-1急性期和早期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暴露而导致感染 。
截至2020年年底 , 我国存活的HIV/AIDS患者105.3万 , 当年新报告感染者中至少10%~15%可能错过在急性期时确诊HIV感染 , 同时感染者也存在经性途径再传播的可能 。
近年来 , 我国逐步推广HIV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prophylaxis , PrEP)和暴露后阻断(post-exposureprophylaxis , PEP)的公共卫生策略 , 临床中已经可见一部分高危行为者在缺乏有效指导下实施PEP和PrEP , 这其中不排除部分求询者实施PEP和PrEP时已经处于急性感染期 , 为后续HIV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带来一定的干扰 。
因此 , HIV-1感染急性期的筛查、诊断和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策略对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HIV急性感染期诊疗管理专家共识
文章图片
尽管目前国内外有用于鉴定或监测新发感染检测的方法 , 主要是HIV-1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方法(HIV-1LAg–Avidityenzymeimmunoassay , LAg-AvidityEIA) , 但这种技术尚未应用于临床 , 仅对群体监测和HIV抗体阳性者进行分析 。
另外在我国 , 尤其在部分基层地区 , 针对新发感染的监测网络还不完善 , 人群观察项目和数据的不全面、HIV核酸检测不可及等因素影响HIV早期诊断 。
发现急性HIV感染是预防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有证据表明 , 首次诊断出HIV感染的患者 , 如果在检测时得到咨询 , 则更有可能减少风险行为 。
2021年10月 , 中华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学会艾滋病学组更新了《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 , 并对我国急性期诊断、临床分期定义、实验室检测进行了更新 。
本共识参考WHO推荐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GRADE)循证医学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标准 , 并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指导证据质量 , 确定推荐等级(表1) 。
1急性期定义
HIV感染的疾病发展全过程可分三个期 , 即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
但各国各地区对急性期定义略有不同 。
我国急性期定义通常为发生感染HIV的6个月内 。
部分感染者在急性期出现HIV病毒血症及ARS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 。
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 , 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 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 。
持续1~3周后自行缓解 。
欧洲临床艾滋病协会指南中将HIV原发感染定义为:
①既往6个月内有高风险接触史;
②血浆中可检测到病毒(p24抗原和/或HIVRNA)和/或HIV抗体阴性或不确定;
③有或无临床症状 。
原发感染又进一步分为急性感染(在HIV抗体阴性的情况下 , p24抗原和/或HIV核酸检测阳性)和近期感染(感染后6个月) 。
美国DHHS指南定义急性HIV感染为在HIV抗体检测结果阴性或不确定的情况下 , 血清或血浆中可检测到HIVRNA或p24抗原 。
新近HIV感染是在感染后≤6个月的阶段 , 在此期间 , HIV抗体会逐渐被检测到 , 该指南中“早期HIV感染”指“急性或近期HIV感染” 。
总之 , 尽管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急性期的定义有轻微差别 , 但诊断要点都包括可能感染时间、检测方法、常见症状 。
2急性期生物学特点
临床医生了解和掌握急性期的生物学特性 , 可以有助于对实验室WB和抗原抗体筛查报告结果解读 , 并结合临床特征对急性期进行分期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