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种“止咳药”,已被列入用药“黑名单”,再急也别给孩子吃

|这2种“止咳药”,已被列入用药“黑名单”,再急也别给孩子吃

文章图片

|这2种“止咳药”,已被列入用药“黑名单”,再急也别给孩子吃

文章图片

|这2种“止咳药”,已被列入用药“黑名单”,再急也别给孩子吃

文章图片


“医生 , 我家宝宝这2天咳嗽得厉害 , 太糟心了 , 吃什么药好得快?你有什么推荐吗?”
这是儿科门诊里 , 医生最常听见的问题之一 。
孩子咳嗽时 , 常常吃不好也睡不好 , 家长会想方设法来减轻孩子的痛苦 。 但小九要提醒各位家长 , 应对儿童咳嗽 , 绝对不能乱吃药!

?一、2种“止咳药” , 千万别给孩子用
“是药三分毒” , 尤其是儿童用药 , 家长们更要谨慎 , 因为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 , 对药物的反应更敏感 。 这里重点提醒以下2种止咳药 , 千万不要给孩子用 。
儿童禁药一:含可待因的止咳药
2017年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发布公告 , 明确表示12岁以下儿童禁用可待因药品 。 对于12-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 只有当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无法缓解疼痛时才可使用 。 此外 , 12-18岁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 。
2018年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此前的公告进行修订 , 明确表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含可待因感冒药 。

?图源:CFDA
而早在2016年 , 美国儿科学会(AAP)已经呼吁医护人员和家长停止给儿童使用含可待因药物 , 因为越来越多证据表明 , 它可能给儿童带来生命威胁或严重的不良反应 。
可待因是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药物 , 虽然可以镇痛、止咳、镇静 , 但药理作用和吗啡相似 , 长期大剂量使用容易上瘾 , 产生药物依赖 。 此外 , 滥用含可待因药物还可能导致意识混乱、呼吸抑制 , 危及生命安全 。
尤其是儿童患者 , 出现呼吸抑制的风险更高 , 因此不得使用 。 日常生活中 , 常见的含可待因药物有复方甘草片、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强力枇杷霜、小儿止泻片、消咳颗粒等 , 家长要避免给孩子用 。

?儿童禁药二:含异丙嗪的止咳药
异丙嗪具有镇吐、镇静作用 , 被广泛应用于咳嗽治疗 , 其不良反应包括烦躁、幻觉、肌张力异常等 , 可能导致幼儿呼吸抑制 , 甚至死亡 , 因此被禁用于 2 岁以下儿童 。
2006年 , FDA发出提醒: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可能导致致命的呼吸抑制 , 不应用于2岁以下儿童患者 。 对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来说 , 建议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
我国也有相关建议 ,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记载 , 因异丙嗪注射液具有抑制呼吸中枢作用 , 早产儿、新生儿禁用 , 2岁以下儿童慎用;《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记载 , 异丙嗪对2岁以下儿童有呼吸抑制甚至死亡风险 , 应禁用 。
总之 , 小九建议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止咳药 , 平时吃药时要看清成分 , 最好能有专业医生的指导 。


?二、孩子咳嗽 , 家长怎么正确处理?
孩子出现咳嗽 , 不建议家长立即给孩子吃药 。
在生活中 , 咳嗽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引起 , 也是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 。 如果动不动就吃止咳药 , 不解决引起咳嗽的根本问题 , 可能导致分泌物越来越多 , 甚至诱发支气管炎或肺炎 。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①观察咳嗽表现及伴随症状 。
干性咳嗽主要表现为无痰或少痰 , 可为单声咳嗽或阵发性咳嗽;湿性咳嗽主要表现为喉咙中的痰难以咳出 , 或者咳出的痰为脓性或血性 , 带有异味 。 除了咳嗽 , 还要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发热、胸痛、气喘、咯血、咳果酱色痰、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