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多少个儿子: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康熙一生子嗣很多 , 有35个儿子 , 20个女儿康熙有多少个儿子 。除去没长成的11个儿子不在序列外 , 序齿的一共有24位皇子 。

康熙有多少个儿子: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文章插图

康熙有多少个儿子: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文章插图
一、皇长子胤褆
康熙有多少个儿子: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文章插图

康熙有多少个儿子: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文章插图
康熙在他19岁的时候 , 有了他的第一个儿子 , 就是胤褆 , 母亲是惠妃 , 幼年时期也是颇为聪颖 , 很受康熙的喜爱 。青年时期便跟随父亲远征噶尔丹 , 立下赫赫战功 。颇具军事才能 。26岁 , 受封为直郡王 。因为明珠是他的舅舅 。故而卷入明珠和索额图的朋党之争 。后因为对储君之位有想法 , 对太子进行整蛊 。在太子初次被废之时 , 没能正确揣测圣意 , 提出替康熙除掉太子 。随即康熙震怒 。下令将其封号剥夺 , 被软禁起来 , 在雍正十二年的时候去世 。享年62岁 。
二、次子胤礽
康熙十三年 , 赫舍里皇后生下了皇子胤礽 , 但不久因难产而去世 。康熙与赫舍里皇后伉俪情深 。
为缅怀赫舍里皇后 , 在胤礽一周岁的时候 , 将其册封为太子 。康熙爱屋及乌 , 对胤礽极为宠爱 , 请名学大儒为胤礽之师 。到校场教其骑射之术 。
加上胤礽自幼勤奋好学 , 小小年纪便才华横溢 。善长骑射 , 是个文武全才 。有极强的政治能力 。
在众皇子之中是出类拔萃的 。但随着诸位弟弟们势力的增长 , 胤礽和诸位皇子的矛盾日益加剧 。诸位弟弟在不断的向康熙皇帝投诉胤扔的“恶劣行径” , 在一次外出巡视中 , 康熙十八子胤衸在途中感染重病 , 而却胤礽漠不关心 , 遭到康熙的激烈训斥 。
加之夜晚自在康熙营帐外偷窥 。让康熙极为惊恐 , 回去之后 , 康熙四十七年 , 废除胤礽太子之位 。一年后又复立为太子 , 康熙五十一年 , 又因谋反篡逆 , 被康熙废除太子之位 。将其圈禁起来 。
于雍正二年逝世 。追封为理亲王 。享年50岁 。
三、三子胤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 , 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 , 博学多才 。受康熙的委托 , 主要负责文化艺术和建设方面 , 相当于今天教育和住建部的负责人 。最大的成就是完成了我国第二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他根本无心皇位 。但在雍正皇帝即位后 , 以“他与废太子胤礽来往亲密”为由 , 让他去给康熙守陵 。在守陵期间 , 雍正削其爵位 。雍正十年 , 胤祉在景山逝世 。享年55岁 。
四、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 , 20岁封为贝勒 , 31岁被康熙封为雍亲王 。在九子夺嫡之中胜出 。继承皇位 , 是为后来的雍正皇帝 。在位十三年 , 勤于政事 , 惩治贪腐、励精图治 , 兴利除弊 。
雍正虽然在位只有十三年 , 但他却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 , 迅速扭转了其父康熙年间的社会弊端 。有了雍正 , 才有了康乾盛世 。他是历史上最为勤奋的一个皇帝 。雍正一朝是康乾盛世承上启下、十分重要的一环 。雍正十三年 , 雍正突然驾崩 , 享年57岁 。
五、五子胤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 。自幼性格敦厚 , 心地善良 。无争储夺位之心 。康熙征讨葛尔丹时 , 胤祺率领正黄旗部队 。30岁的时候 ,  被康熙封为恒亲王 。于雍正十年逝世 。享年53岁 。
六、六子胤祚
生于康熙十九年 , 在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
七、七子胤佑
生于康熙十九年 。生活上待人谦和、彬彬有礼 。受康熙夸赞 。康熙讨伐噶尔丹 , 胤佑率领镶黄旗部队 。29岁时 , 被封为淳郡王 。雍正八年逝世 , 享年50岁 。
八、八子胤禩
生于康熙二十年 , 八爷党的一把手 , 善结交王公大臣 , 在满朝文武中的名声极好 。且胤禩为人“乐善好施”精明强干 。被大家称“八贤王” 。在九子夺嫡中与雍正针锋相对 。
雍正继位以后 , 为稳定局势 , 先是封其为廉亲王 , 授理藩院尚书 。元年 , 命办理工部事务 。职权很大 。雍正四年 , 将其削除爵位 , 改名阿其那 。圈禁狱中 , 同年9月 , 死于狱中 , 享年45岁 。
九、九子胤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 , 自幼聪明好学 , 嗜好读书 , 善骑射 。是八爷党的主要骨干成员 , 雍正继位后 , 自然没他好果子吃 , 雍正元年将其发配大西北 , 雍正三年 , 以违法乱纪 , 与八阿哥结党营私的理由 , 将其削爵夺位 , 雍正四年 , 犯28条罪状 , 将其圈禁 , 改名塞思黑 。同年死于狱中 。享年43岁 。
十、十子胤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 , 同样在九子夺嫡的八爷党的骨干成员 , 为雍正所忌恨 。雍正二年 , 雍正皇帝将其削爵、圈禁 。单可能乾隆二年被释放 , 并授予辅国公 。乾隆六年 , 胤病逝 , 享年59岁 。
十一、十一子夭折
十二、十二子胤祹
生于康熙二十四年 , 自幼心胸开阔 , 看淡功名利禄 。雍正即位 , 封其为履郡王 。乾隆即位 , 封其为履亲王 。于乾隆二十八年逝世 , 享年78岁 。是兄弟之中最为长寿的 。
十三、十三子胤祥
生于康熙二十五年 , 自幼性格开朗 , 为人谦和 , 颇具侠义风范 , 自幼与雍正交好 。是雍正最坚定的支持者和雍正一朝的中流砥柱 。
雍正继位后 , 加封为怡亲王 , 第九个铁帽子王 。胤祥恪守君臣之道的同时 , 为稳定局势和处理朝政做出极大贡献 , 且在政治、军事、财政、民生各个方面均颇有才能 , 深受雍正赏识 。称其为大臣中的典范 。于雍正八年逝世 。享年45岁 。
十四、十四子胤禵
生于康熙二十七年 , 跟雍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 但二人关系素来不好 , 在九子夺嫡的斗争中 , 加入八爷党阵营 , 被雍正所憎恶 。雍正继位后 , 命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 , 随后不断的降低胤禵的爵位 。雍正四年 , 将其圈禁 。乾隆继位后 , 把亲叔叔释放 , 封为辅国公 。乾隆二十年 , 胤禵去世 。享年67岁 。
十五、十五子胤偶
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雍正四年 , 封为贝勒 , 也让他守景陵 。雍正八年 , 封愉郡王 。于雍正九年去世 。享年38岁 。
十六、十六子胤禄
生于康熙三十四年 , 因为庄亲王死后没有子嗣 , 雍正让他袭封 。于乾隆三十二年去世 。享年72岁 。
十七、十七子胤礼
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 属于四爷党的人 , 支持四阿哥继承皇帝位 。雍正元年 , 封果郡王 , 管理理藩院事 。此后多有晋封 , 且被雍正赋予多个职务 , 帮助雍正处理政务 。乾隆即位 , 任命他总理事务 。于乾隆三年去世 , 算是善终的 。享年41岁 。
十八子胤衸 , 和十九子允稷均幼年早夭 。
二十、二十子胤袆
生于康熙四十五年 。雍正四年 , 封为贝子 , 八年 , 雍正晋为贝勒 。雍正十二年让他祭陵 , 称病不能去 , 便降辅国公 。乾隆即位后 , 又恢复贝勒 , 让他守泰陵 , 于乾隆二十年逝世 。
二十一、十子胤禧
生于康熙五十年 。自幼志向远大 , 颇有文才 。雍正八年 , 封贝子 ,  。乾隆即位 , 封慎郡王 。乾隆二十三年去世 。
二十二、二十二子胤估
生于康熙五十年 。雍正八年 , 封为贝子 。雍正十二年 , 晋封贝勒 。乾隆八年去世 。
二十三、二十三子胤祁
生于康熙五十二年 。雍正八年 , 封为镇国公 。乾隆即位 , 晋贝勒 , 后降为镇国公 。乾隆45年 , 复封贝子 , 乾隆49年加封郡王衔 。乾隆50年去世 。
二十四、二十四子胤秘
生于康熙五十五年 。善良忠厚 , 待人平和 。很有学问和知识 。雍正十一年 , 封缄亲王 。乾隆38年去世 。
扩展资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 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 , 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 。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 , 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 。顺治帝第三子 , 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史书记载康熙共有35位儿子 , 但早夭的比较多 , 还剩下24位儿子 , 结局如下:
皇长子允禔:允禔(康熙11年~雍正12年)终年63岁 。生母惠妃 。康熙37年 , 26岁封为直郡王 。胤禔是夺嫡最主要的人物 , 太子被废后也是最有希望的 , 因为有明珠的支持 。康熙47年 , 因魇咒太子胤礽 , 谋夺储位 , 被削爵囚禁 。
胤禔夺嫡失败时只有37岁 , 他被囚禁在高墙内达26个春秋 , 在雍正年间他还生育了7个子女 。60岁还能生儿子他也算是安享晚年了 。直至雍正12年被幽死 , 死时以贝子礼下葬 , 成年的儿子有8个 , 都有善终还有活到75岁的 , 但是最高的也仅是辅国公之类的爵位 。
皇二子允礽:允礽(康熙13年~雍正2年)终年51岁 。生母孝诚仁皇后 。是皇后的第二个儿子 , 因为第一个儿子早夭 , 皇后生胤礽时难产而亡 , 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 。
他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国官方正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皇太子 。但胤礽终以幽死禁宫收场 , 在死的那年还有儿子出生 , 死后被追封为理亲王 , 雍正亲自前往悼唁 。胤礽成年的儿子也有8个 , 长子弘皙也被封为亲王 , 但被乾隆革爵 。理亲王一支由十子弘为(郡王)承袭 , 后裔逐次降爵 。
皇三子允祉:允祉(康熙16~雍正10年)终年56岁 。生母荣妃 , 是荣妃生的第五个儿子(前四个均夭折) , 康熙37年 , 21岁封诚郡王 。
胤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 不太热心皇储 , 一门心思编书 , 尤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 。雍正8年 , 论罪八款 , 削爵、拘禁于景山永安亭 。雍正10年幽死 , 以郡王礼葬 。成年儿子7个 , 第七子弘景封贝子 , 为后裔大宗 。
皇四子胤禛:胤禛(康熙17年~雍正13年)终年58岁 。雍正皇帝 , 母为孝恭仁皇后(后来追封的) , 康熙37年 , 20岁被封为贝勒 , 康熙48年晋封雍亲王 。
他表面沉迷释教道学 , 自称“天下第一闲人” , 与诸兄弟维持和气 , 暗中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 , 加强自己的势力集团 , 同时向父亲康熙表现诚孝 , 以赢得康熙的信任 。
雍正成年的儿子只有4个 , 四子弘时 , 不知道为什么雍正特别讨厌他 , 还削了他的宗籍 , 出继给允禩为后 , 而且24岁就死了 , 无后 。五子弘历 , 乾隆皇帝 。六子弘昼 , 封和亲王 , 国学大师启功为其后人 。10子弘瞻 , 出继允礼为嗣 。
皇五子允祺:允祺(康熙18年~雍正10年)终年54岁 。生母宜妃 , 康熙37年 , 19岁封贝勒 。康熙48年晋恒亲王 。未参与夺嫡之争 , 得以善终 。成年子5人 , 二子弘晊袭恒亲王 。
皇六子允祚:允祚(康熙19年~康熙24年)母孝恭仁皇后 , 康熙二十四年6岁夭折 。
皇七子允佑:允佑(康熙19年~雍正8年)终年51岁 。生母成妃 , 康熙37年 , 18岁封贝勒 , 康熙48年 , 晋封多罗淳郡王 , 雍正元年 , 晋封和硕亲王 。成年子4人 , 六子弘暻袭郡王 。
皇八子允禩:允禩(康熙20年~雍正4年)终年45岁 。生母良妃 , 康熙37年 , 17岁封贝勒 , 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者 , 康熙曾命其管理广善库 , 重建东岳庙 , 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是夺嫡之争最为关键的人物 , 也是支持者最多的 , 人称“八贤王” 。
因其人望高 , 被雍正深为嫉恨 , 雍正即位后 , 为稳定人心 , 先进封其为廉亲王 , 甚至将大儿子弘时过继给他;但对八爷党进行打击 , 削其羽翼;四年 , 雍正打稳根基后 , 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 , 圈禁 , 改名为“阿其那” , 同年 , 卒亡 , 据说是被毒死的 。
皇九子允禟:允禟(康熙22年~雍正4年)终年43岁 。生母宜妃 , 康熙48年 , 26岁被封为贝子 。他善于经商 , 为其兄八皇子胤禩夺嫡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 他本人并不贪恋皇位 , 与十皇子胤俄、十四皇子胤祯一同支持胤禩 , 是八爷党重要成员 , 直到夺嫡失败也没有背弃胤禩 。
于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 , 除宗籍 , 圈禁 ,  同年8月 , 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  也有传说是被毒死的 。乾隆间恢复原名、宗籍 。胤禟以一个储位之争的失败者著称于世 , 成年子8人 , 长子弘晸 , 在拘禁处度过50余年 , 从翩翩少年变为古稀老翁 , 至乾隆43年被释放;胤禟这一支系最高爵位仅是贝子 。
皇十子胤俄:胤俄(康熙22年~乾隆6年)终年59岁 。生母温僖贵妃(遏必隆之外孙 , 是康熙成人皇子中除太子外 , 出身最高贵者) 。康熙48年 , 26岁封为敦郡王 。
属于“八爷党” , 因党附胤禩 , 雍正2年 , 被雍正帝圈禁革爵 。乾隆2年被释放 , 授辅国公 , 乾隆6年病死 。以贝子礼安葬 , 成年子2人 。皇十一子胤禌:胤禌(康熙24年~康熙35年) , 11岁夭折 , 生母宜妃 。
【康熙有多少个儿子: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皇十二子允祹:允祹(康熙24年~乾隆28年)终年78岁 , 生母定妃 , 自小由苏麻喇姑抚养 。康熙48年 , 24岁封贝子 。康熙61年 , 37岁晋履郡王 。
很受康熙重用 , 也很有权 , 没有参与夺嫡 , 估计和母亲出身低微有关 。雍正13年 , 授宗令 , 50岁晋履亲王 。虽然活了78岁(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 , 但六个儿子均未成年 , 爵位由乾隆第四子永珹承袭 。
皇十三子允祥:允祥(康熙25年~雍正8年)终年44岁 , 生母敏皇贵妃(追封) 。在夺嫡之争中属于“四爷党” , 是胤禛的忠实拥趸 。雍正继位 , 即封为和硕怡亲王 , 总理朝政 。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 , 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 , 为铁帽子王 。雍正皇帝待他也非寻常 , 死后令享太庙 , 上谥号为“贤” , 为了纪念他的功劳 , 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 , 这成为清代唯一事例 。
咸丰11年 , 辛酉政变怡亲王载垣慈禧太后赐死 , 怡亲王被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 由弘晓的玄孙载泰承袭 , 直到1864年才恢复为怡亲王 , 改由宁良郡王弘晈的玄孙载敦承袭 。
皇十四子允禵:胤禵(康熙27年~乾隆20年)终年68岁 , 母为孝恭仁皇后 , 雍正同母兄弟 。康熙48年 , 19岁封贝子 。“八爷党”主要人物 , 康熙57年 , 作为西征统帅“大将军王”领兵出征 , 为平定准葛尔叛乱和保卫西藏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 深受康熙宠爱和重用 。
雍正帝登基后先封胤禵为郡王 , 后降爵幽禁 , 雍正死后 , 胤禵才恢复自由;因“祯”与“禛”同音 , 胤祯被改为\”允禵\”。乾隆即位不久释放允禵 。乾隆2年 , 封辅国公 , 乾隆12年 , 封贝勒 , 乾隆13年 , 晋为多罗恂郡王 。
皇十五子允禑:胤禑(xu)(康熙32年~雍正9年)终年39岁 , 母顺懿密妃 。未参与夺嫡 , 雍正4年 , 封贝勒 。雍正8年 , 晋愉郡王 。成年子2人 , 弘庆袭爵 , 传7代7位至清亡 。
皇十六子允禄:胤禄(康熙34年~乾隆32年)终年73岁 , 母顺懿密妃 。未参与夺嫡 ,  雍正元年 , 命出继为庄靖王博果铎后 , 袭封庄亲王(清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雍正2年 , 授宗令 。乾隆时命总理事务 , 掌工部事兼议政大臣 , 赐食亲王双俸 , 成年子4人 。共传8世11王 , 其中2人夺爵 。
皇十七子允礼:胤礼(康熙36年~乾隆3年)终年42岁 , 母纯裕勤妃 。未参与夺嫡 , 雍正4年 , 封果郡王 , 雍正6年 , 晋为和硕果亲王;工书法 , 善诗词 , 好游历 , 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 , 无子成年 , 以雍正幼子6岁的弘曕为子袭和硕果亲王 , 一共传了八代十位 。
皇十八子允衸:胤衸(康熙40年~康熙47年) , 7岁夭折 , 生母顺懿密妃 。
皇十九子允稷:胤禝(康熙41年~康熙43年) , 2岁夭折 , 生母襄嫔 。
皇二十子允袆 :胤祎(康熙45年~乾隆20年)终年50岁 , 生母襄嫔 。未参与夺嫡 , 雍正4年 , 封贝子 。雍正8年 , 进贝勒 。其人年轻时比较懒散 , 不求上进 , 因此常受到雍正帝的批评 。独子弘闰 , 袭贝子 。子孙循例递降 , 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 。
皇二十一子允禧:胤禧(康熙50年~乾隆20年)终年48岁 , 生母熙嫔 。未参与夺嫡 , 雍正8年 , 19岁封贝子 , 五月晋封贝勒 。雍正13年 , 24岁晋封慎郡王 。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无子成年 , 以乾隆帝六子永瑢为嗣孙 , 更封号质 , 一共传了八代九位 。
皇二十二子允估:胤祜(康熙50年~乾隆8年)终年33岁 , 生母谨嫔 。雍正8年 , 19岁封贝子 。雍正12年晋贝勒 。成年子3人 , 子弘昽袭贝子 。
皇二十三子允祁:胤祁(康熙52年~乾隆50年)终年73岁 , 生母静嫔 。雍正8年 , 17岁封镇国公 。雍正13年进贝勒 。乾隆时期多次被降爵 , 乾隆49年加郡王衔 。成年子5人 , 子袭贝子 。
皇二十四子允秘 :胤袐(康熙55年~乾隆38年)终年58岁 , 生母穆嫔 。雍正11年 , 17岁封諴亲王 。成年子4人 , 孙辈较多 , 共传了七代六位 。
扩展资料:
康熙是个很不错的皇帝 , 在教育儿子方面也很有一套 , 很多儿子也都很优秀 , 但是自古成王败寇皇位之争很多人只能是政治中的牺牲品 , 雍正爷的结局算是最好的九五之尊的皇帝 , 可是却承受着别人所没有的孤独与压力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