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快,心慌?咱老百姓有应急方法

心率快 , 心慌?教你解决
心率快,心慌?咱老百姓有应急方法
文章图片
心率快 , 心慌是一种患者自觉的心脏跳动不适感或类似心慌的感觉 。 一般是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减慢时感到心脏搏动有力
心率快 , 心慌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
我们常把需要治疗的心悸分作轻重两大类 。 轻者称为惊悸,患者常觉自己胆小,稍遇点小事心中就悸动不安,甚者心跳得好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似的,每次发作需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才能慢慢平静下来 。 重者称为怔忡,患者终日心中志忑不安、跳动不已 。
心悸最常见于心脏的一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但也可由一些心外因素如甲亢、贫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 。 大多缘于长期的心理高压、突然受到剧烈惊吓或局部外伤等因素损伤了心气,所以对心悸的康复灸法就是在引导患者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作出正确调整的
同时利用艾灸恢复其心气,从而达到根治或明显改善病症的作用 。 而对于外伤引起的心悸则最好先治好外伤再施用本法 。
心率快,心慌?咱老百姓有应急方法
文章图片
心率快 , 心慌出现的情况大概有以下几种:
1.体虚久病
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饮食劳倦
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糯,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 。 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 。
3.七情所伤
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揺,不能自主而心悸 。
4.感受外邪
风寒湿三气杂全,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之气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之气血阴阳,亦可引起心悸 。 如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而发为心悸 。 或邪毒内扰心神,心神不安,也可发为心悸,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
5.药物中毒
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质,引起心悸,如附子、乌头,或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当用药过量或不当时,均能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证候 。
艾灸调理方法:
(穴位]
神门穴、心俞穴、内关穴、巨阙
[方法)
心俞穴和巨阙穴可用单孔艾灸盒配艾条就行治疗,每日灸一次,每次灸15分钟
左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即可 。 神门穴和内关穴直接用艾条灸即可,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
[原因]
神门穴益心安神,通经活络;心俞穴理气宁心;内关穴宁心安神;巨阙穴理气宁心,宽胸止痛.
若心悸时伴有出汗,气短症状,加灸足三里滋补气血;加灸复溜穴补肾滋阴 。 若出现腹胀、大便稀薄症状,加灸脾俞穴健脾补心;加灸上巨阙穴排除寒气;加灸天枢穴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通便.若多梦,加灸肾前穴滋阴补肾;加灸太溪穴滋阴补肾 。
若手足冰冷,加灸关元穴培根固元、培肾壮阳;加灸气海穴降浊除湿、通筋活络,疏肝利胆 。
应急处理
按摩以下穴位
心率快,心慌?咱老百姓有应急方法
文章图片
心率快,心慌?咱老百姓有应急方法
文章图片
心率快,心慌?咱老百姓有应急方法
文章图片
日常注意
1、心悸了不要跑步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