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健康|6-10岁儿童近视增长最快,家长一定要了解远视储备

【来源:工人日报】
乐健康|6-10岁儿童近视增长最快,家长一定要了解远视储备
文章图片
7月10日 ,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发布会暨屈光发育档案普及计划”发布 。 《白皮书》显示:中国近视防控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 , 但仍需提升全社会正确认知 , 近视防控要从娃娃抓起 , 亟需关口前移 。
全世界有14亿近视患者 , 我国近视患病人数有6亿之多 , 其中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0% , 近视增长最快的人群是6-10岁儿童 , 6岁儿童中45%已经失去远视储备 。
乐健康|6-10岁儿童近视增长最快,家长一定要了解远视储备
文章图片
近视影响、扼杀孩子兴趣爱好 , 可能面临择业困难
通常300度以内的近视属于轻度近视 , 300-600度属于中度近视 , 600度以上属于高度近视 。
近视低龄化不仅给孩子生活造成不便 , 还可能影响、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 。 此外 , 由于一些行业对视力要求严格 , 近视可能会面临择业困难 , 而由于近视高发 , 一些领域和行业用人也受到影响 , 高度近视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 , 则会发展为病理性近视 , 诱发眼睛多种病变 , 如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等 。 高度近视引发的病理性近视已成为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 。
近视高发年龄段从8-12岁提前至6-10岁 , 近视眼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影响
乐健康|6-10岁儿童近视增长最快,家长一定要了解远视储备
文章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屈光不正防控全球专家组成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教授指出 , 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情况来看 , 近视高发的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 , 近视眼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
同等条件下 , 相比父母没有近视的孩子来说 , 父母一方有近视 , 孩子出现近视的情况要高出2.1倍左右;父母双方近视 , 孩子出现近视的情况要高出4.9倍左右 。
从环境因素考虑 , 孩子用眼时间过长、所看物体过小、看书环境光线过明或过暗以及用眼姿势不正确 , 都可能诱发孩子近视 。 加上家长对孩子近视的认识不足 , 导致孩子的近视率在逐年递增 。
远视储备决定孩子未来近视的概率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 , 眼轴只有16mm左右 , 往往存在300度左右的远视 。 这个“远视储备”非常重要 , 决定着孩子未来近视的概率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眼球增大 , 视力增加 , 远视减少 , 直至12岁左右转为正视眼 。
从出生到6岁 , 孩子的眼轴变化最快 。 这个时期 , 家长尤其要控制孩子的近距离用眼 。 如果眼轴增长过快 , “远视储备”会被过早透支 , 孩子就会近视 , 且以每年50度左右的频率增长 , 一直到18岁停止发育为止 。
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 , 谨防近视眼防控五大盲区
乐健康|6-10岁儿童近视增长最快,家长一定要了解远视储备
文章图片
虽近视防控已取得一定成效 , 但《白皮书》仍显示 , 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 , 近视防控亟待关口前移 。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杨智宽教授强调 , 近视防控一定要分为“防”和“控”这两项工作 , 谨防近视眼防控的五大盲区:
盲区一——忽略了监测与干预:近视防控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建档筛查 , 更需要提早做出干预手段 , 例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盲区二——忽视了家庭的特别重要性:调查发现相较于在校相比 , 儿童在家时间更多、用眼环境更差、用眼习惯更差 。 因此在家庭中更需要关注用眼习惯 , 家长是近视防控的守门人;
盲区三——要重视眼镜验配的专业度:需要整体提升专业水平 , 不应只注重矫正 , 同样需要注重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