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热的流感病毒为何会反季节高发?专家解读

“怕”热的流感病毒为何会反季节高发?专家解读
文章图片
原标题:“怕”热的流感病毒为何会反季节高发?专家解读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 , 流感又来“添乱” 。
近日 , 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全国流感监测信息显示 , 6月以来 , 南方部分省份进入流感高发期 , 流感病例数创近年同期新高 。
通常情况下 , 流感多在冬春季高发 , 为何今年南方多省出现反季节性高峰?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对此采访人员采访了相关专家 。
流感并非只在冬春季流行
流感 , 即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 , 流感病毒似乎很“怕”热 , 一般只在冬春季传播 , 而今年却在夏季大肆“活动” , 这让不少人感到疑惑 。
对此 , 天津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郭伟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其实夏季流感并非今年才有 。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就是从5月开始暴发的 , 当时也曾波及我国广州、上海、温州等地 。
“之所以今年我国南方多地夏季流感高发 , 主要和这些地方气温偏低有一定关系 。 ”郭伟分析道 , 比如往年5月 , 福州、厦门等地的气温能达到33摄氏度左右 , 而今年同期 , 气温却只有20摄氏度左右 , 最低气温甚至才13摄氏度 。 此外 , 由于南方多地持续降雨 , 气温也随之走低 。 这样的气温条件 , 能够延长流感病毒维持传染性的时间 , 也为其大规模传播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
“怕”热的流感病毒为何会反季节高发?专家解读】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纯琪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进一步解释道 , 在高温环境下 , 流感病毒状态不稳定、易失去活性 , 其传播能力也会下降 。 “一般温度超过40摄氏度 , 流感病毒的传播力就很弱了;但在4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 , 流感病毒可能存活长达一个月 。 ”她说 。
随着夏季流感的高发 , 很多老年人和儿童 , 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纷纷“中招” 。 “容易感染流感的主要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 比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学龄前的儿童 , 还包括孕妇、慢性病患者以及BMI(身体质量指数)大于30的肥胖人群等 。 ”郭伟表示 , 如果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 , 也容易被流感病毒“盯上” 。
甲流比乙流更易造成大范围流行
引发这次流感的主要为A(H3N2)亚型流感病毒 , 其属于甲型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病毒 , 具有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 “历史上多次大规模暴发的流感都与其有关 。 ”郭伟说 。
甲流病毒不仅传播速度快 , 而且其感染者症状通常比较重 。 除了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流鼻涕、咽喉痛、咳嗽)外 , 其感染者还会出现超过39摄氏度的高烧 , 同时伴有寒颤、头痛与肌肉痛等不适 。
此外 , 流感病毒家族并非只有甲流病毒 , 还有乙型流感(以下简称乙流)病毒和丙型流感(以下简称丙流)病毒两种 , 只是后两者的“名气”不如前者大 。
“其实 , 甲、乙流病毒在形态、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均比较相似 , 但统计结果显示 , 甲流发生的几率是乙流的3倍 。 甲流之所以能引起大规模传播 , 主要与其十分‘善变’有关 。 ”陈纯琪解释道 , 流感病毒是RNA(核糖核酸)病毒 , 根据病毒颗粒表面的血凝素抗原(HA)和神经氨酸酶抗原(NA)的不同组合 , 甲流病毒可进一步分为各种亚型 , 理论上多达198种 。 更重要的是 , 甲流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缺乏RNA校正酶的参与 , 故易出错 , 且分节段基因组的特征使不同亚型的甲流病毒在同时感染一个宿主时 , 易发生基因重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