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科学认识才能正确防治( 二 )


甲状腺结节是青年人较为多发的甲状腺疾病 , 且呈现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的现象 。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无明显的症状表现 。 彩色B超检查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诊断率 , 对甲状腺结节的检测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是筛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首选 。 进行彩色B超检查后 , 医生会根据结节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缘、钙化情况、血液丰富和运行情况等特征进行分析 , 并按照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级标准 , 将甲状腺结节分为0级~6级 , 共7个级别 。 如果检测结果为3级以下 , 说明甲状腺结节多属良性 , 恶性风险很小 , 不用过度担心 。 如果检测结果为3级以上 , 说明甲状腺结节有一定的恶性风险 , 且随着级数升高而增大 。 其中 , 6级为经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证实的恶性肿瘤 , 一旦查出此类结节 , 应及时到医院接受相关治疗 。 如果平时出现声音嘶哑、甲状腺肿大带来压迫感、呼气困难和吞咽困难等明显症状 , 应及时就医 。
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恶性 , 恶性结节即为甲状腺癌 。 甲状腺癌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 通常是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 , 并通过穿刺活检得以确诊 。 甲状腺癌按病理形态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4种类型 。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 其生长发展相对缓慢 , 患者预后较好 。 滤泡癌也较为常见 , 相对于乳头状癌来说恶性程度稍高 , 但大多是可治愈的 。 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比较高 , 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
甲状腺疾病的自查和预防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 , 发病率较高 。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自查方式 。
观察触摸 。 对着镜子观察 , 看颈部两侧是否对称、肿大;也可以含一口水 , 用手指触摸颈部下方 , 将水吞下去看颈部是否有突出的小肿块 。
注意睡眠 。 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 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 导致失眠 。 如果长期在睡眠后感到疲劳或睡眠时间比往常多 , 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 。
关注情绪 。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容易导致心率过快 , 引发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
记录月经 。 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低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 女性如果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周期变长、闭经、痛经等情况 , 都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有关 。
【甲状腺疾病:科学认识才能正确防治】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甲状腺和预防甲状腺疾病?
避免过度劳累 。 负面情绪多、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 , 会扰乱神经、内分泌系统 , 造成免疫功能失调 , 导致甲状腺被免疫系统攻击 。 建议大家尽量规律作息 , 避免熬夜 , 注重劳逸结合 , 保持心情舒畅 。
避免接触辐射 。 甲状腺对射线敏感 , 如果人体长期处于复杂电磁(电离)辐射环境 , 可能会对体内甲状腺细胞代谢造成影响 , 导致甲状腺细胞内基因发生突变 , 从而引发甲状腺肿瘤 。 建议工作中需要接触电离辐射和复杂电磁环境的人群 , 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
注意饮食搭配 。 碘元素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较大 , 碘摄入过多或过少 , 都会对甲状腺功能造成影响 。 因此 , 摄碘要控制在合理范围 。 建议普通人群每日摄碘量在150微克左右 ,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每日摄碘量在250微克左右 。 既往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 , 每日摄碘量应遵循医嘱 。 日常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 控制海产品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 。
加强运动锻炼 。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 也可有效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