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 41 天、换了 28 次血浆,这种凶猛的病让她命悬一线

这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急危重症 。 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它的特点 , 血浆置换是治疗它的首选手段 。 它的名字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
49岁的TTP患者李冰梅发病后 , 昏迷41天 , 在ICU待了49日 , 做了28次血浆置换 , 每次置换的血浆量将近2000毫升——这是一个大瓶装可乐的容积 。 病危的时候 , 医生多次建议家属放弃治疗 。
资料显示 , TTP是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 , 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缺乏 , 导致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 微血管病性溶血 , 进而引起相应器官缺血、缺氧 , 出现功能障碍 。
TTP患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 , 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肌、肺、腹腔等内脏器官微血管受累 , 最后致使患者死亡 。 而对于幸存下来的患者来说 , 康复 , 往往也是一条漫漫长路 。
来势迅猛
来自河南的李冰梅是在2021年3月11日发病的 。 当晚七点多钟 , 她在辅导儿子做作业时忽然晕倒 。 丈夫不在家 , 7岁的儿子见状跑出去喊来邻居 。 在掐虎口、按人中都不见效之后 , 邻居拨打了120 , 李冰梅随后被送去医院急救 。
她的头部CT结果并没有异常 。 第2天 , 李冰梅曾短暂恢复意识清醒过来 , 但有语言表达障碍 。 「心里想得很清楚 , 不过嘴上说的是『这个』、『那个』、『啊』」 。 到了第3天凌晨 , 她开始表现得烦躁 , 双手乱动乱抓 , 随后意识模糊 , 几个小时后再度陷入昏迷 。
昏迷 41 天、换了 28 次血浆,这种凶猛的病让她命悬一线】TTP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是: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发热 , 这也被称为TTP的「五联征」 。 李冰梅的丈夫事后回忆 , 那时 , 李冰梅只出现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精神问题 , 这也是医生一开始怀疑可能是TTP , 但没有下定论的原因 。
到了第3天 , 李冰梅终于确诊 , 并接受了第一次血浆置换 。
「我守在ICU门口 , 希望医生叫 , 又害怕医生叫 。 在煎熬中度过了一天 , 没有不好的消息 , 也没有好消息 。 晚上十二点多睡 , 一觉睡到六点 , 被别人吵醒 , 梦到了老婆 。 」她的丈夫回忆 。
昏迷 41 天、换了 28 次血浆,这种凶猛的病让她命悬一线
文章图片
图源:ICphoto
TTP是一种致死率高的疾病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到2019年的61例TTP患者资料显示 , 其中死亡病例共有27例 , 病死率达44.3% 。 而如果TTP患者救治不及时 , 死亡率高达90% 。
来自湖北的王强告诉「偶尔治愈」 , 去年 , 他68岁的母亲在体检中发现血小板计数低于50 , 而正常人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在100至300之间 。 但王强的母亲没有遵医嘱去医院复查治疗 , 两天后 , 她在家中卫生间摔倒、昏迷 , 送去医院后 , 检查发现身上多发皮下瘀斑 , 且血小板含量降到个位数 , 出现血栓性微血管病表现 , 最终确诊TTP 。
王强的母亲年纪较大 , 也有基础疾病 , 又出现肺部感染 。 最终她没能等到血浆置换 , 就因突发心梗而去世 。
根据我国权威诊断治疗指南 , 国外资料显示 , TTP年发病率为2~6/百万 , 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 , 高峰发病年龄为30~50岁 。 多数TTP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 少数患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 。
大换血
TTP可以分为遗传性TTP和免疫性TTP 。 指南显示 , 遗传性TTP通常在感染、炎症或者妊娠等促发因素下发病 , 免疫性TTP多无明确病因 , 也可能继发于感染、药物、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
免疫性TTP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 约占TTP总例数的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