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疾病诊治精准高效

让疾病诊治精准高效
文章图片
中核海得威尿素(C—14)呼气试验药盒生产线 。
让疾病诊治精准高效
文章图片
原子高科锝即时标记药物生产线 。
前不久 , 全球首批商用堆碳—14辐照生产靶件 , 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控股的秦山核电三厂2号重水堆机组入堆 , 开始商用堆生产碳—14同位素 , 并预计将在2024年开始向市场供货 , 产量可满足国内需求 。
2021年 , 我国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 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 。 《规划》发布一年来 , 我国核医学发展加快 , 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建立 , 放射性新药和高端诊疗设备研发提速 ,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
核医学是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科学应用 , 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日趋紧密
走进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国内首台用于硼中子俘获(BNCT)癌症治疗的紧凑型强流回旋加速器正在加紧调试 。 该装备将可应用于头颈癌、黑色素瘤、骨肉瘤、乳癌等疾病的治疗 , 还可生产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等放射性同位素药物 , 用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 , 实现一机多用 , 并有望在高端医疗装备上形成产业化规模 , 降低治疗成本 , 让核科学技术惠及群众 。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PET/CT)正在运转 。 患者在注射示踪剂约1小时后即可进行检查 , 全部扫描只需15—20分钟 , 3个工作日后就能拿到报告 。
随着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 , 核医学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日趋紧密 。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 核医学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 是核技术应用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 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两类 。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 ”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所长刘蕴韬介绍 , 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既可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 , 也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中药的辐射灭菌等方面 。
让疾病诊治精准高效】中核集团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进介绍 , 在医疗领域 , 核医学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 , 一是核医学成像 , 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 , 能够在对人体不产生创伤的前提下获得组织或器官分子水平的信息 , 是实现心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二是核素内照射治疗 , 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及其他粒子束对肿瘤等病变组织进行治疗 。
核医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 我国核医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 。 1958年 , 原子能院就利用重水研究堆生产出33种同位素 , 国内一些医院也陆续办起了核医学的培训班 。 “当时培训班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员怎样使用同位素 , 以及如何将同位素用在对人体疾病诊断上 。 ”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教授田嘉禾说 。
在核医学成像出现以前 , 很难精确定位隐藏在患者体内的肿瘤块的位置及大小 。 如今 , 医生利用核技术“人体照相机” , 就能打开微观世界、洞察多种疾病 。 1995年 , 我国首台PET投入使用 , 20多年来 , 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 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的剂量越来越小 , 扫描速度越来越快 , 成像精度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