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录丨潘健:用心驻 真心帮 民心暖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 2022年 , 大众日报·山东党建云平台全新启动“红星耀齐鲁”大型融媒报道活动 , 推出齐鲁党员星力量、基层党建亮点汇、第一书记风采录、高校党建品牌展四个单元板块 。 其中 , “第一书记风采录”重点聚焦奋战在广袤齐鲁大地的第一书记攻坚探索、岗位奉献和工作成效故事(征稿邮箱dzrb1939@qq.com) 。 本期“第一书记风采录”上榜者是高密市密水街道西施家屯村第一书记潘健 。
“只有在工作中付出真情 , 让自己和农村、群众打成一片 , 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 , 他们才能信任你、支持你 。 当看到群众脸上满意的笑容 , 听到他们真诚的感谢 , 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 ”这是潘健在高密市密水街道西施家屯村担任第一书记最大的收获和最深的感悟 。
兴办产业 , 鼓了村民腰包
“这院里原先是一片荒地 , 潘书记年前组织村民成立了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这里现在是合作社发展特色种养的基地 。 ”西施家屯村村干部姜伟介绍说 。
高密市运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西施家屯村西柳沟河畔 , 这里空气清新 , 恬静安谧 , 流水潺潺 , 草木葱茏 , 合作社内花红柳绿 , 果蔬飘香 , 鸡鸭林下觅食 , 奶羊悠然吃草 , 一派田园风光 。 合作社理事长姜伟和社员老施浇菜、喂羊、挤奶……忙得不亦乐乎 。
第一书记风采录丨潘健:用心驻 真心帮 民心暖】回想起刚来该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时候 , 潘健介绍说 , 过去的西施家屯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 村民收入来源单一 , 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成为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问题 。
“乡村振兴 , 产业振兴是基础” , 他认为要富民强村 , 必须坚持造血为主 , 产业先行 。 他带领村干部到周边强村富村参观学习 , 到农业部门就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办等问题进行咨询请教 , 与本村种养大户座谈交流 , 一致认为要充分整合资源 , 发挥自身优势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潘健首先把目光瞄准了该村的奶羊特色养殖 , 撰写了《关于在西施家屯村发展奶羊养殖特色产业可行性报告》 , 依托良好的养殖基础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 指导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 改变村里农户奶羊养殖规模小 , 组织化、规范化程度低状况 , 形成奶羊养殖和鲜奶加工“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格局 。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模式 , 以“姜美羊牧业”为依托 , 以“农户”为基础 , 由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生产协议 , 以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农户养殖奶羊所产的生乳;现有泌乳奶羊120余只 , 日产鲜奶300多斤 , 产销率100%;社员11户 , 预计每户年均增收1.1万元 。 今年春天 , 合作社提出了扩大养殖规模和提高鲜奶产量的规划 , 社员积极响应 , 引进优质奶羊40余只 。
为发展特色种养 , 提高效益水平 , 潘健指导养殖基地投资新建鸡舍和猪棚 , 种植绿色蔬菜、有机杂粮和观赏花卉 , 完善采摘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 逐步发展成为集生态养殖、农事体验、循环农业、农家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农庄” , 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
“依托绿色天然无公害的生态环境 , 合作社生产的鲜羊奶和新鲜农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 我们干劲更足了 。 ”社员施赞敏说到 。
交心谈心典型引领致富路
潘健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功 , 养殖合作社步入正轨后 , 他又在农业种植上做起了文章 。
“走访时 , 村里很多种植大户反映自己年龄大了 , 单打独斗 , 产业链条短 ,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连续几年下降 , 对种粮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 。 ”潘健回忆说 。 针对这些问题 , 潘健与村干部群众一起找原因想对策 , 积极对接农业服务企业和供销部门 , 利用该村农业资源和自然条件优势 , 成立村集体领办的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