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胃有关的这些误区该澄清了

本文转自:光明网
如今 , 随着人们工作节奏加快 , 压力不断增大 , 胃病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心头之患 。 但实际生活中 , 人们又经常忽视胃病 , 有的甚至发展成胃癌仍浑然不知 。 对于胃病 , 人们的普遍心理是“谁还没有得过胃病 , 不必大惊小怪”“忍忍就过去了 , 休息休息就好了”……正是这种无所谓的心理 , 使得人们放纵生活饮食习惯 , 长此以往 , 就算“铁胃”也会受不了 。
信息爆炸的时代 , 随时随地都可检索想要知道的信息 , 但人们对于胃病依旧存在很多误区 , 这让该诊治的没有及时治疗 , 让本不该治疗的错误用药 , 加深了对胃的伤害 。 为此 , 我把过去30年临床诊疗中总结的胃病误区与大家分享 , 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与胃有关的这些误区该澄清了
文章图片
胃病一定要吃药吗
胃不适的原因有很多 , 但是你绝对想不到 , 胃病其实是一种“精神病” 。
一次在录制科普节目时 , 主持人向我吐露了艰辛与不易 。 她告诉我 , 每当直播时 , 肯定会精神高度紧张 , 这时胃就会“发紧” , 即使看到山珍海味也没胃口 , 啥也吃不下去 。 可见 , 胃的感受与每个人的情绪心情息息相关 。 早在1000多年前 , 伊斯兰黄金时代著名学者伊本·西纳曾进行过一次医学实验 。 他把两只小羊放在两个不同的笼子里用同样食物喂养 , 不同的是 , 一只小羊的笼子外面还拴着一只狼 , 而另一只羊被放置在安全舒适的地方 。 随后不久 , “与狼共舞”的小羊发育不良 , 体重下降 , 而另一只羊则很健康 。 之后不久 , 伊本·西纳对那只“与狼共舞”的小羊解剖发现 , 它的胃黏膜上出现了弥漫的溃疡 。 可见 , 情绪活动与胃肠道黏膜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 小羊如此 , 人也并不例外 。 很多时候 , 一些腹部不适的症状 , 比如腹痛、腹泻、便秘、反酸等 , 是精神状态异常在胃肠道的表现 。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和别人大吵一架 , 或因与对方的观点相左而争个面红耳赤 , 再或总是教不会孩子做题而气得捶胸顿足 。 愤怒之余 , 你是否感觉血脉偾张 , 头晕耳鸣 , 胸口怦怦跳?当人出现愤怒情绪时 , 机体内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小型的“炎症风暴” , 胃肠道受到冲击后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 内在表现为胃肠道黏膜充血 , 消化蠕动变慢;外在则表现为反酸、嗳气、腹胀、腹痛等症状 。
另外 , 常见的情绪是焦虑 , 焦虑本质上是一种不安的情绪状态 。 当你担忧工作能否按时完成、担忧自己前途、担忧孩子的课业成绩 , 总是感觉内心不踏实时 , 就是焦虑情绪在作祟 。 焦虑带来的精神压力同样也会对人体的胃肠道带来巨大压力 , 甚至会“压出”胃癌!门诊曾来了一位非常特殊的病人 , 他是某工兵团原团长 , 受到上级指派前往利比亚援建飞机跑道 。 当时 , 还有两个月就到了当地雨季 , 工期不等人 , 他白天研究图纸 , 经常因为忙碌而顾不上吃饭;到了晚上他接着研究 , 有时为搞清一个问题而通宵达旦工作 。 在他的高强度运转下 , 工作按期完成 , 但在此过程中 , 他开始出现胃疼 , 而且越来越重 , 甚至需要用布条系住自己的腰部 。 等回到国内检查时 , 已经是中晚期胃癌了 。 可见 , 情绪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
因此 , 很多时候胃部不适并不是必须吃药才能解决 , 而是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心态 , 调整生活饮食习惯 , 相关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
胃癌跟年轻人无关吗
很多人认为 , 胃癌只是一种老年病 , 跟年轻人没关系 。 但现实是 , 近年来的调查发现 , 胃癌越来越年轻化 。 每次的门诊患者里 , 都有三四十岁的中青年 , 甚至十几岁的少年 。 在对美国1977—2006年3.9万名40岁以下的人群分析发现 , 25—39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显著上升(每10万人中比率由0.27上升至0.45) 。 在某些胃癌的亚型中 , 如印戒细胞癌成升高趋势 , 其中多集中于年轻女性 。 美国SEER数据库显示 , 4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发病率更高一些 , 而且通常肿瘤分期较晚 。 韩国研究显示女性印戒细胞癌的发病率更高 , 预后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