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污”变“肥料”!滨海新区杨家泊镇打造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

本文转自:津云
畜禽粪污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 , 一直是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难点和堵点 。 一直以来 , 滨海新区杨家泊镇积极探索从畜禽粪污治理到绿色种养循环的方式 , 实行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置、资源化还田的粪肥托管服务 , 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突破 。
2020年12月 , 杨家泊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自建成 , 负责滨海新区北部片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置工作 。 截至目前 , 已集中收集处置杨家泊畜禽养殖小区粪污近50000吨 , 产出有机农家肥4000余吨 , 有效提升了杨家泊镇的生态环境质量 , 为畜禽养殖户的粪污处置找到了出口 。
日前 , 杨家泊镇西庄坨村党支部还与承担滨海新区城市粪污无害化处置工作的天津京鑫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结成共建党支部 , 探索党建引领办好农村事的创新模式 , 让需要施肥、疏松土的果树与发酵好的有机肥料“牵手” , 促进果树产量、质量双提高 。
“粪污”变“肥料”!滨海新区杨家泊镇打造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
文章图片
杨家泊镇共有13个畜禽养殖小区 , 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渣约10000吨 , 粪水30000余吨 , 如何处理大量粪污成为养殖户的棘手问题 。 随着杨家泊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的投入运行 , 这些难题迎刃而解 。
“粪污”变“肥料”!滨海新区杨家泊镇打造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
文章图片
该中心是混凝土框架结构 , 地上两层为立体式异位发酵车间 , 局部地下一层为收纳池 , 这种生产模式在北方地区尚属首例 。
“我们的生产过程是纯生物环保发酵的过程 , 对环境没有一点污染 , 利用植物秸秆、花生壳等 , 配上我们自由研发的生物菌种 , 形成55—70摄氏度的高温发酵 , 3个月后 , 生成有机肥的原料肥和深加工制作设施农业需要的有机质肥 。 ”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
据统计 , 杨家泊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每年依靠异位发酵床工艺实现消纳10000吨固体粪便、30000吨液体粪便污水 , 年产1000多吨发酵有机肥原料的生产能力 。
除此之外 , 杨家泊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初步建立了集畜禽粪污收集、运输、有机肥加工利用和粪水肥料化利用于一体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 , 使粪污变肥料 , 结合区域内种植用地的消纳能力 , 全镇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11% , 通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 , 实现了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
“粪污”变“肥料”!滨海新区杨家泊镇打造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杨家泊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探索打通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是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的延展和必要环节 。 我们将继续坚持谁产生谁处理的原则 , 以养殖户为责任主体 , 以‘粪肥就地就近还田’为主导 , 架起养殖户和种植户之间的桥梁 , 实行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置、资源化还田的托管服务 , 进一步规范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 推行机械化替代人工 , 全面提升镇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总体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