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透明工厂”走进臭宝螺狮粉 探寻地方小吃如何变身百亿“网红”美食

本文转自:人民网
一台台自动化生产器械紧张有序地进行灌装 , 12条生产线开足马力……7月20日 , 人民网“透明工厂”系列直播走进位于广西柳州洛维工业集中区的臭宝螺蛳粉智造工厂 , 探访“网红”美食袋装螺蛳粉的制作流程 。
创新智造小细节展露大考量
依据生产流程 , 熟制车间、内包车间、外包车间到装箱车间从五层逐层向下 , 与标准化实验室一同承担起臭宝螺蛳粉的生产检验及部分研发工作 。
“检验合格的原料会在这经过漂洗、沥干、调味 , 螺蛳粉所有原料都在这层进行加工 。 ”在五楼熟制车间 , 工厂负责人朱旭文介绍 , 每种料包都有各自的工艺步骤 。 臭宝螺蛳粉的配料都是经过独家调配 , 以汤包为例 , 在研发之初就经过多轮次的市场调研和内外测试 , 才确定了最终的配方并进行生产 。
“原料调配好后 , 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4楼进行包装 。 通过管道输送 , 是为减少原料和人员、空气的接触 , 避免交叉污染更加卫生 。 此外 , 针对液体管道清洗安装了CIP清洗设备 , 在闭合的回路中对管道进行清洗 。 ”他说 。
探访四楼内包车间 , 相关调配好的原料会通过管道和运输车自动投放到对应设备 , 封装完成后会经过X光机进行异物检测 。 朱旭文解释 , X光机是通过照射产品产生密度差 , 如果检测到和产品密度不一致的异物 , 就会进行剔除 。
三楼外包车间共设有12条组装线 , 按照产品要求完成配料包的装袋封口 , 并且每条组装线均配备了自动测重设备 , 保障产品重量在设定范围内 。
人民网“透明工厂”走进臭宝螺狮粉 探寻地方小吃如何变身百亿“网红”美食
文章图片
智能机械臂正在完成码垛 。
经重量检测合格后的产品 , 通过下落口来到一楼装箱 , 在设定好每箱的数量和摆放方式后 , 采访人员看到 , 智能装箱机器人会完成自动识别、抓取、装箱动作 , 再由封箱机封箱 。 装箱检重后的产品 , 通过面前的智能机械臂完成码垛后运送至仓库 , 进行出厂检查 。
在二楼的实验室 , 臭宝螺蛳粉工厂实验室负责人王阳介绍 , 除常规的出厂检验外 , 为保证产品辣度口感的稳定性 , 工厂还引进了定量检测辣度的辣椒素测试仪 , 对油包的辣度进行定量监控 。
直播期间 , 广西微念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牟昊介绍 , 公司一直把科研摆在发展首位 , 2020年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接触 , 设立了相关螺蛳粉工艺联合创新科研中心 , 希望通过工艺创新推动柳州螺蛳粉产品的新方向和柳州螺蛳粉行业创新发展 。 同时 , 公司还和中国农科院相关研究所及其他涉农科研机构一起 , 关注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 希望通过科企、科产融合 ,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效 , 惠及更多农户 。
从地方到全球小品牌布局大产业
人民网“透明工厂”走进臭宝螺狮粉 探寻地方小吃如何变身百亿“网红”美食】去年以来 , 柳州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实施“实业兴市 , 开放强柳” , 在大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的同时 , 因势利导将“小米粉”逐步发展成“大产业” 。 数据显示 , 去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501.6亿元 , 同比增长40% 。 柳州螺蛳粉已经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 , 全产业链带动30多万人就业 。 带动原材料基地规模达到55.2万亩 , 助力20多万农村人口人均增收近万元 。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 , 地域特色鲜明 , 从大趋势看 , 随着‘国潮’兴起 , 大家对于地方美食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攀升 , 产业崛起是必然的 , 柳州螺蛳粉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 我们一直秉持‘传统文化年轻时尚化 , 地方美食全国全球化’ , 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号召 , 共同打造地方美食名片 , 让更多人关注到中国美食、传统文化 。 ”牟昊一边讲述了臭宝品牌诞生的初心 , 一边介绍了公司对于螺蛳粉产业的规划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