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凤山镇清水河村:农民培训“授人以渔”促振兴

临沧凤山镇清水河村:农民培训“授人以渔”促振兴】本文转自:云南网
临沧凤山镇清水河村:农民培训“授人以渔”促振兴
文章图片
近日 , 凤庆县凤山镇金平村70岁的杨荟英老人每天都要花30元钱打车回老家清水河村清凤帚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凤尾苗扫帚加工培训 。 在培训班上 , 她结合自己以前掌握的扎扫帚技术 , 对比练习 , 扎出了50多把达到出厂要求的扫帚 。 她希望培训以后 , 自家的扫帚小作坊能实现增产增收 , 不愁销路 。
临沧凤山镇清水河村:农民培训“授人以渔”促振兴
文章图片
“我家一直都在扎扫帚卖 , 以前销量少 , 都是用自家的凤尾苗 , 自己扎自己卖 。 有人订货就制作售卖一些 , 不敢囤货 , 每年也就两三千把的销量 。 这次镇上组织开展扫帚加工免费培训 , 我就来参加 。 ”杨荟英开心的说:“已经和合作社达成一致 , 只要符合他们的质量标准 , 扫帚有多少要多少 , 我打算回家多约几个老姐妹来帮忙 , 增加产量 。 合作社还承诺上门拉货 , 省了我很多的后顾之忧 。 ”
临沧凤山镇清水河村:农民培训“授人以渔”促振兴
文章图片
杨荟英老人只是这次参加凤尾扫帚加工培训班的一个代表 , 培训为期6天 , 计划培训50人 , 实际从周边村、组慕名而来合作社参训的又增加了20多人 , 70多名学员中20%为脱贫户和残疾人 , 平均年龄50岁左右 , 年龄最大的74岁 , 大多都是因为年龄大或者家庭负担重不能出门赚钱打工的群众 。
临沧凤山镇清水河村:农民培训“授人以渔”促振兴
文章图片
据了解 , 凤山镇有凤尾苗(粽叶芦)1万多亩 , 去年以来 , 在镇党委政府积极倡导下 , 清水河村党总支以“党员带头”为主线 , 成立了“凤庆县清凤帚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 , 注册了“清凤帚”商标 , 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 推进扫帚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 , 走出了一条“支部领办合作社、合作社促进产业、产业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
今年以来 , 合作社已收到上海、广东、安徽等地的扫帚订单15万把 , 预计毛收入可达190多万元 , 截止6月底已发货6万把 , 为群众增收10多万元 。 由于扫帚订单量大 , 供不应求 , 凤山镇整合培训资源 , 举办了本次实训培训班 , 培训期间 , 参训群众热情高涨 , 铆足了劲 , 每天出勤率达100% , 培训期内学员共扎出达标的扫帚3000多把 , 这些制作达标的扫帚 , 合作社按每件1.5元的标准给学员补助共计4500多元 。 目前第一期凤尾苗扫帚加工培训班学员顺利结业 , 有16名学员选择留在合作社上班 , 其余学员都回家自己加工扫帚 , 再卖到合作社增加收入 。
临沧凤山镇清水河村:农民培训“授人以渔”促振兴
文章图片
“我们专门邀请合作社扫帚制作及质量把关的资深技术顾问进行现场授课 , 手把手地教 , 根据学员个人特长和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培训 , 女同志主要学习撕苗、整理包装带等 , 男同志推荐学习扎把、砍楔子等工作 , 同时我们针对脱贫户群众情况 , 力争做到每户有一名劳动力参加培训 , 培训合格就能在合作社就业 , 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 我们的培训效果非常好 , 群众参与的热情高涨 。 ”清水河村党总支书记罗长兴说 。 “我们一定要落实好镇党委的安排部署 , 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 , 在见成效上下功夫 , 通过职业技能精准培训 , 使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 , 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 彻底斩穷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