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县域丨甘肃成县:“小黄花”成为富农“新产业”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兰州7月21日消息(采访人员邸文炯通讯员刘建军马珍妮)眼下正是黄花成熟的季节 , 甘肃成县上五郎村黄花种植示范基地里 , 百亩黄花长势正旺 , 幽幽清香沁人心脾 。
瞰县域丨甘肃成县:“小黄花”成为富农“新产业”
文章图片
甘肃成县黄陈镇上五郎村黄花基地(央广网发马珍妮摄)
“之前收购商说这黄花是一年种植多年收益 , 种上要过了一年才会开始长花 , 后期会长得越来越好 。 我们种的苗子前期比较细矮 , 我想着今年应该不长花 , 没想到超过了我的预期 , 开了挺多 。 以前黄花的收购价每斤最高也就到20元 , 今年的收购价格也比预估的高 , 达到每斤23元到25元不等 , 接下来 , 我想好好钻研 , 学学黄花种植经验 , 扩大种植面积 , 好好管理发展这个致富产业 。 ”在上五郎村黄花种植示范基地里 , 佘水英手捧黄花说得很起劲 。
瞰县域丨甘肃成县:“小黄花”成为富农“新产业”】“黄花采摘需要纯手工采摘 , 黄花要刚好是含苞待放 , 花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时采摘最为适宜 。 为了保证黄花菜的品质 , 雨过后 , 地里稍微干些我们就赶紧来摘了 。 ”话音刚落 , 只见上五郎村村民王小霞一手扶住黄花菜枝干 , 另一手轻轻摘下含苞待放的黄花放入筐中 。
瞰县域丨甘肃成县:“小黄花”成为富农“新产业”
文章图片
甘肃成县黄陈镇上五郎村村民采摘黄花(央广网发马珍妮摄)
“以前当地的村民都是自己房前屋后散种一些黄花 , 也没有形成规模 。 去年以来 , 我们按照‘三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一村一产业’的工作思路 , 精心谋划 , 积极探索 , 并经多方考察后 , 由村委会副主任佘水英发起成立成县德贤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 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的办法流转农户土地近百亩 , 建设黄花种植示范基地 , 镇上的技术员也定期到基地进行种植指导 。 目前 , 我们经过传统晾晒后的黄花产品也在陇南自主打造的电商平台‘陇小南’上进行售卖 , 销量也在预期之中 。 看到今年基地黄花生长情况 , 我们也更有信心通过带领群众扩大种植面积、提高黄花产量、提升加工水平 , 把咱们的这个产业争取做得更好 , 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 增加群众收入 。 ”黄陈镇党委书记朱红波说 。
据了解 , 去年该基地建成以来 , 上五郎村党支部便坚持雇佣本地村民进行土地平整、移栽花苗、浇水、施肥、除草和采摘等 , 促进镇内群众多渠道稳定增收 , 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合作社和群众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 , 带动20余户群众务工 , 当地的留守妇女在闲暇时可以到基地来务工 , 每日按照60到70元的薪水结算 , 有力地增加了群众收入 。
朱洪波介绍 , 黄花种植让群众们尝到了甜头 。 目前 , 当地已经与关中平原的部分城市达成了合作 , 将晾晒后的黄花提供给相关下游公司进行加工 。 同时 , 镇上也计划开建晾晒、加工厂房 , 促进黄花产业链在成县的发展 , 让黄花成为真正的致富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