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杏林圣手蒲辅周:治心慌,先治痰!一张方子,道尽其妙,请你细学

运动|杏林圣手蒲辅周:治心慌,先治痰!一张方子,道尽其妙,请你细学

文章图片

运动|杏林圣手蒲辅周:治心慌,先治痰!一张方子,道尽其妙,请你细学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今日中医内科》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字 , 我还是想和你说说 , 我们心脏的事儿 。
你知道吗?在中医的眼中 , 心脏难受了 , 问题可能不在于心脏 。
你一味按照心脏病治 , 效果不见得好 。 如果把思路转一转 , 用另外的思维模式来解析这事儿 , 说不定柳暗花明 。
对此 , 文老师脑海中 , 有这么一则医案故事 。 它特别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
故事的主人公 , 是蒲辅周前辈 。 蒲辅周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大家 , 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奠基人 。 你感兴趣话 , 就多上网查阅一下他老人家的生平事迹 。
有一次 , 蒲辅周先生接待一个患者 。
此人 , 当时46岁 , 是一个男性 。
什么毛病呢?就是不知道为什么 , 心脏跳得特别早 , 不该跳的时候 , 跳了 , 以至于患者感觉到心慌不适 。 经过心电图检查 , 有窦性心律不齐 。
如何才能改善不适?患者几乎走遍了当时所有的大医院 , 吃了几乎所有能吃、可用的药 。 效果 , 不尽人意 。
最后 , 他决定 , 投中医治疗 。
于是 , 就找到了蒲辅周前辈 。
一见面 , 此人就说了:“我的心脏、心跳 , 已经彻底乱了 , 你能帮我整理好吗”?

蒲辅周前辈笑而不答 。 刻诊 , 见患者脉滑 , 舌正中苔黄腻 。
仔细询问 , 除了心脏跳动不规律外 , 患者还感觉恶心 , 欲呕 , 痰多 , 吃不下饭 , 讨厌油腻 。 睡眠一般 。
了解到这些以后 , 蒲辅周说:“你的问题不大 , 就是胆胃不和 , 痰热内扰 。 心脏病的药放下不吃了 , 喝我的汤药” 。
于是 , 老人家书方一首 。 但见——
茯苓10克 , 半夏6克 , 化橘红6克 , 竹茹3克 , 枳实3克 , 炙远志5克 , 石菖蒲5克 , 炒白芥子5克 , 生姜3片 , 炙甘草5克 。
所有这些 , 水煎服 。 一共开5剂 。 一剂2煎 , 取200毫升 , 分2次温服 , 一剂服2日 。
结果如何?患者药后复诊 , 心慌感受大大减轻 , 舌脉同前 。
这时候 , 原方不变 , 继续投用 。
药后 , 患者自觉心慌之感再次减轻 , 但大便不成型 。 这时候 , 医家嘱咐 , 加服资生丸15丸 , 每日一丸 , 温开水送下 。
等患者再来复诊的时候 , 大便正常 , 其他症状继续减轻 , 心脏慌乱不适感几乎消失 。 这时候 , 蒲辅周前辈嘱咐 , 原方不变 , 再投7剂 , 但可以隔日一剂 。 资生丸15丸 , 隔日早晚各服一丸 , 温开水送下 。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 它最初刊载于蒲辅周前辈的相关医案专著中 , 很多中医人都受过它的启发 。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我给你聊聊吧 。
【运动|杏林圣手蒲辅周:治心慌,先治痰!一张方子,道尽其妙,请你细学】其实 , 根据这个患者的主诉 , 看似问题在于心脏 。 但实际上 , 他根本不在心脏病 。 心慌不适、心律不齐 , 不过是他真正问题的表现而已 。
他的真正问题在于什么呢?在于痰热内扰、胆胃不和 。
你看 , 此人就诊当时 , 舌中心苔黄腻 , 脉滑 , 这说明什么?有痰热啊 。
痰热 , 怎么来的?因为什么而形成呢?答案在于胆胃不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