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建安:运动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励建安:运动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文章图片
“就像每天起床后必须刷牙、洗脸一样 , 运动应当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 ”采访人员面前的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教授 , 面色红润 , 声音洪亮 , 精神矍铄 , 一点也不像是位70岁的古稀老人 。 “我每天要跑一二十公里 , 本月以来我已经跑了509公里了 。 我去年一年跑了3500公里 。 ”励建安告诉采访人员 。
励建安:运动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励建安”这个名字 , 在中国康复医学界可谓大名鼎鼎 , 他是中国康复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 被誉为“中国康复医学第一人” 。 他曾任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 ,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委 ,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 ,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第三届会长等 。
励建安:运动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文章图片
基于多年的研究与自身体验 , 励建安提出“运动是医药”的理念 , 运动不仅可以预防疾病 , 还是治疗疾病的良药 , 像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 , 都可以通过运动起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 2016年起 , 励建安开始爱上了健身跑 , 那一年他整整瘦了10公斤 , 当时他已经是位64岁的老人了 。 这几年来他几乎参加了全国各地举办的每一场全马、半马比赛 。 他的最高纪录是曾经连续7天跑了7个马拉松 。
他前不久到广州参加了“人生100”跑步运动 。 励建安解释道:100-自己年龄=跑完的距离 , “我今年70岁 , 那么100-70=30 , 我还能一口气跑完30公里 。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 目前世界纪录是一口气跑完400公里 。 ”
励建安:运动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文章图片
励建安介绍说 , 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 , 美国临床心脏病学会提出:把运动列为临床第五生命体征 , 号召民众把运动作为预防和治病的良药来推广 。 这个观点也应在我国推广 。 “因为 , 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的并不一定都是健康的人群 , 植物人也具备这些生命体征 , 但他是病人 。 ”
“我已经70岁了 , 其实我的骨骼密度只相当于40岁的年轻人 , 这就是运动带来的好处 。 ”励建安表示:宇航员在太空 , 会百分百发生钙丢失 , 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 如果口服补钙有效果的话 , 就没有必要把大量的健身器械搬到太空中去 。
励建安认为 , 跑步不是修行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 世界上一些名人 , 如比尔·盖茨、奥巴马、马斯克等都是运动健将 。 “跑步不要追求速度和距离 , 一次坚持30分钟左右 , 出点汗、边跑步边能与别人交谈就可以了 。 不提倡猛烈、剧烈的运动 。 ”
“运动还可以预防癌症 , 并且减轻癌症的症状 。 ”励建安说 , 运动对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功能是学术界公认的 , 它可以降低癌症复发率20%左右 , 可以让肿块缩小 , 小白鼠实验证明运动可以让肿瘤病灶缩小30%—50% 。 “人体中每天都有相当数量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 变成了癌细胞 , 但为何不是人人都得癌症 , 就是因为人体中有一种叫自然杀伤(NK)细胞 , 它可以及时清除癌变的细胞 。 ”
励建安解释 , 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大大激活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和数量 。 美国和日本两位科学家因为发现NK细胞可以杀灭癌细胞的机制 , 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比如手指划破了一道口子、结疤了 , 过一段时间后这个疤痕就看不见了 , 也是NK细胞的贡献 。 ”
众所周知 ,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罹患肿瘤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 励建安解释 , 这是因为老年人运动变少 , 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也随之降低 , 清除癌变细胞的功能也大大衰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