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EGFR抑制剂Lazertinib(拉泽替尼)一线治疗肺癌疗效显著!

三代EGFR抑制剂Lazertinib(拉泽替尼)一线治疗肺癌疗效显著!

2023年7月18日 , 《OncLive》医学在线期刊公布了III期LASER301试验(NCT04248829)的研究结果 。 该试验旨在评估三代EGFR-TKI拉泽替尼(Lazertinib)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
拉泽替尼是韩国柳韩洋行(Yuhan)研发的第三代EGFR-TKI , 韩国之外的权益已转让给美国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 。 2021年1月18日 , 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MFDS)批准拉泽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的EGFR T790M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
拉泽替尼在具有激活EGFR突变、T790M突变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强活性 。 由于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AEs)发生率较低 , 如皮疹和腹泻 , 拉泽替尼被认为可以与其他抗EGFR抑制剂联合使用 。

商品名:Leclaza
通用名:Lazertinib(拉泽替尼)
研发代号:YH25448
厂家:韩国Yuhan/美国JNJ(强生)
靶点:EGFR
美国首次获批时间:未获批
中国首次获批时间:未获批
获批适应症:EGFR T790M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规格:片剂 , 80 mg;一盒4板 , 一板21粒 , 共84粒 。
推荐剂量:240mg每天一次 , 空腹或随餐口服 , 应整片用水送服 , 不可碾碎、切割、咀嚼或溶解药片 。 如果漏服 , 发现时若离次日服药时间12小时以上 , 可以按量补服 , 下次服药仍按照原间隔时间 。
储存条件:室温下密闭保存 , 避免受潮 。
临床数据
LASER301是一项全球性双盲试验 , 随机分配有EGFR-TKI一线治疗资格的初治、EGF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接受拉泽替尼(n=196)或吉非替尼(n=197)治疗 。 此外 , 患者需要至少具有与TKI敏感性相关的2种常见EGFR突变中的1种(ex19del和L858R) , 并且不能有症状性和不稳定的脑转移 。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 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反应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 。
数据截至2022年7月29日 , 拉泽替尼治疗组 VS 吉非替尼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0.6个月 VS 9.7个月(HR为0.45;95% , 置信区间:0.34-0.58;P< .001) 。 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76.0% VS 76.1% 。 其中 , 大部分是部分缓解(PR) , 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经历了完全缓解(CR) 。
该试验的其他发现表明 , 在所有预先指定的亚组中 , 拉泽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组的PFS益处是一致的 。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评分为0、年龄小于65岁、非亚洲人的亚组中 , 使用拉泽替尼获益最为显著 。
此外 , 拉泽替尼治疗组 VS 吉非替尼治疗组的中位反应持续时间(DOR)为19.4个月 VS 8.3个月;疾病控制率(DCR)均为93.9% 。
在数据截止时 , 总生存期(OS)数据尚不成熟;然而 , 估计18个月的OS率为80.3% VS 72.4% , 24个月的OS率为66.4% VS 58.4% 。
拉泽替尼治疗组和吉非替尼治疗组患者均接受了后续治疗(23.4% VS 54.3%) , 包括第三代TKI(2.0% VS 32.5%)、细胞毒性化疗(12.2% VS 11.7%)和非第三代TKI(9.2% VS 9.6%) 。
不良反应
在数据截止时 , 拉泽替尼治疗组的大多数患者(55%)仍在进行治疗 。 停药的原因包括疾病进展(55%)、不良反应(AE;10%)、患者停药(6%)、死亡(6%)和医生决定(1%) 。
在吉非替尼组中 , 24%的患者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接受治疗 , 24%的患者转入开放标签拉泽替尼治疗 。 患者因疾病进展(55%)、不良事件(9%)、死亡(7%)、医生决定(2%)、患者停药(1%)、失去随访(1%)和其他原因(1%)而停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