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感冒就会致命?如果恐龙时代有医院,这些科室最“抢手”

本文转自:文汇报
电影《侏罗纪世界3》中 , 有一位专门为恐龙治病的古兽医齐亚·罗德里格兹 , 她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主角伶盗龙“小蓝”的生命 。
电影为我们构建起了一个人与古生物共存的世界 , 使很多古生物在受伤后能够得到良好的救治 。 而在原始生态中 , 古生物受伤生病的确是普遍现象 , 却未必有幸得到救治 。 科学家从化石留下的蛛丝马迹中 , 不仅发现了很多古生物患病的信息 , 展示出古生物的体质状态 。
如果恐龙时代有医院 , 恐龙患者们的疾病 , 都会涉及现代医学的哪些科室 。
呼吸科一次感冒也会致命
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的科学家在一件晚侏罗世梁龙标本的第5、6、7节颈椎上发现了结核状的骨质增生凸起 。 为了找到病变原因 , 科学家对化石进行了CT扫描 。 结果显示 , 不仅在增生部分 , 甚至在颈椎内部也有许多不规则空洞 。
恐龙与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所以两者的呼吸方式也很类似 。 由于鸟类的颈椎下会连接气囊组织 , 因此科学家推测 , 在这三节颈椎下方很可能也连接着气囊 。 而气囊会和肺部相连 , 成为呼吸系统的一部分 。 气囊组织是比较容易受感染的 , 类似曲霉病的真菌感染会累迁至相邻的骨骼 。 此类真菌感染对人类骨骼的影响 , 与这件标本的结核状骨质增生非常相似 , 所以科学家认为 , 这件标本是恐龙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证据 。
一次感冒就会致命?如果恐龙时代有医院,这些科室最“抢手”
文章图片
▲梁龙感冒
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 , 呼吸道感染是致命疾病 。 现生鸟类患曲霉呼吸道感染的致死率也很高 。 这件标本属于一条幼年梁龙 , 它很有可能因此而死 。
骨科砸伤筋骨后顽强生存
加拿大是一个盛产恐龙化石的国家 , 尤其在阿尔伯塔省有一片上白垩统(代表白垩纪晚期)化石层 , 被称为恐龙公园组 。 该化石层出产过以鸭嘴龙类为主的恐龙生物群 。 其中 , 最早被挖掘并研究的是沃克氏副栉龙 。 近些年 , 科学家对该标本进行了古病理学研究 , 发现它的一生竟被病痛所缠绕 。
科学家在这条副栉龙身上发现了至少四处病变 , 而且都是创伤性病变或创伤的继发性病变 。 最明显的病变在其背部 , 背椎的第6、7节神经棘出现了对向的倒伏 , 此外还有肋骨骨折、上颌骨损伤 , 以及在肠骨上与耻骨连接的地方出现过度生长 。
一次感冒就会致命?如果恐龙时代有医院,这些科室最“抢手”
文章图片
▲副栉龙受伤过程复原图
科学家对于致病原因提出了三种假设 。 其一 , 所有病变由同一事件引起 。 背椎神经棘的对向倒伏只可能是由大重量物体 , 比如树或岩石击砸导致的 。 而与椎体相邻的肋骨骨折也是来自大重量物体 。 肠骨过度生长同样源自击砸 , 损伤部位在愈合过程中出现过度生长 。 上颌骨的损伤发生在躲避重物时与同伴的撞击 。 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
其二 , 背椎、肋骨和上颌骨的致病原因不变 。 科学家在肠骨其他位置上没有发现更多的损伤证据 , 所以猜测肠骨的过度生长是由于砸击和撞击后 , 副栉龙为了稳定运动姿态 , 韧带过度牵拉肠骨导致的 。
其三 , 上颌骨也有可能因为食用硬质食物出现骨骼损伤 。
无论致病原因是哪一种 , 所有的创伤病变都已经完成愈合 , 说明副栉龙在“遭遇不测”之后还坚强地生活了一段时间 。
老年科软骨不长骨刺生
人类疾病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老年病” , 其病变也会在骨骼上反映出来 。 科学家在一只蒙古戈壁龙(鸭嘴龙类)身上发现了两种类似的退行性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