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课堂| 这10大致死疾病中感染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请看这里!

感染课堂| 这10大致死疾病中感染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请看这里!
文章图片
你知道吗?世界十大致死疾病的死因往往是各种因素导致的感染 。 严重的感染有可能比本身的疾病更可怕 。根据WTO:《WorldHealthStatistics2020》及《WorldHealthStatistics2021》中流行病学调查中 , 得出以下疾病有较高死亡率:(综合)1.缺血性心脏病2.脑卒中3.慢性阻塞性疾病4.下呼吸道感染5.新生儿疾病(包括出生窒息和创伤、新生儿败血症、感染以及早产并发症等)6.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7.阿尔兹海默症和其他痴呆症8.腹泻病9.糖尿病10.肾病
其中较多疾病并不是由原发病的进展而致死 , 往往是由于继发了感染而导致的死亡 。 预防感染一直是医务工作者最常见的工作之一 , 因为感染会导致原发疾病的加重和难以控制 , 并且会导致许多药物的使用局限性 。
1.缺血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 , 是冠状动脉(给心脏供血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和闭塞 , 简单来说 , 就是体内的脂质和糖类沉积在了其中 , 让冠脉变得像是黄色的小米粥 , 心脏给其他器官供血的同时 , 也需要自己给自己供血 , 发生了粥样硬化后 , 血液里的氧气没办法供应心脏自己的正常需求 , 久而久之 , 就发生了慢性病变 。
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 有急慢性之分 , 分为慢性冠脉疾病(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胸痛、胸闷、心律失常、心悸、呼吸困难等 。
原发疾病进展: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继发感染:死因中占比较小 , 约为2.01% , 但合并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 感染率约为56% , 合并感染后会导致原发疾病的机体调节机制紊乱 , 机体无法正常运转 , 病情复杂化 , 虽多死于心源性原发疾病 , 但死亡率会有所提高 。
2.脑卒中又称“中风” , 是国内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 , 也是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 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 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脑功能缺损为临床特征 , 是人类首要的致残疾病 。 大脑是机体的中枢 , 是控制机体运动最主要的器官 , 脑血管病变导致的供血不足 , 会严重损伤脑功能 , 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行为能力 。
常发病突然 , 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损伤的症状和体征 , 表现为一侧肢体(上下肢或只有下肢)的麻木无力 , 语言系统障碍 , 一侧或双眼视力的下降 , 头痛呕吐以及意识障碍等 。
其中 , 患者并发院内感染后死亡率17.21%(未合并感染的原发病死亡率8.02%) , 故感染后死亡率提高较多 。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 , 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多年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等)以及气流受限 , 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 其中 , COPD的急性加重期原因多为感染 , 治疗不当致死率较高 。 COPD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 。 由于肺功能的进行性减退 , 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 作为最典型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 COPD发病常有急性加重 , 而急性加重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病毒或细菌感染 。
4.下呼吸道感染完全由感染致死的疾病 , 包括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以及支气管扩张等 , 其中肺炎是最主要的发病类型 , 细菌、病毒、真菌及非典型病原体都可以导致肺部的感染 , 肺炎又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 CAP是指在医院外患上的肺部炎症 , 简单来说就是在院外感染上了病原体或者就诊前已经感染上了病原体而在住院中有了对应的临床表现;HAP指的是医院内感染 , 是在入院≥2天后在医院内感染上病原体的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