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萎应固肾疏肝,三措并举,助你重拾信心

中医治萎应固肾疏肝,三措并举,助你重拾信心

文章图片

中医治萎应固肾疏肝,三措并举,助你重拾信心


关于阳wei , 古代中医对其发生就有着深刻的认识 , 且对不同的病因 , 有着不同的对应措施 。 在《证治概要》中记载:“阳Wei者 , 即阴Jing萎缩 , 不能兴起之谓 , 或虽能勃起 , 甫交即泄 , 终至不能兴举 , 患此者不但人道不全 , 亦为健康有缺陷之表现 。 ”大概的意思是这个病症是全身疾病的一种外在表现 。 因此 , 经历代医家总结病因 , 将其归为五脏六腑的一个病变 。 其中以肾、肝二脏尤为相关 。

肾为先天之本 , 主藏精、生长、发育、生殖 。 肾精又可化肾气 , 肾气分阴阳 , 肾气充足则宗筋坚举;肾精充沛 , 则勃qi正常 。 反之 , 肾气虚衰 , 气化功能减弱 , 宗筋勃qi异常 , 病发勃qi功能障碍 。 如恣情纵yu、房shi不节、过度手yin、劳累、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 都会导致肾精亏虚 , 从而引发勃qi无力的问题 。

肝主筋 , 疏泄 , 肝经布胸胁绕yin器 。 yin茎是宗筋汇聚之处 , 肝气充于筋 , 肝气充盛 , 疏泄正常 , 则宗筋勃qi坚挺 。 相火寄于肝 , 鼓动阴器 , 开闭精窍 , 主精ye疏泄 。 肝藏血 , 肝血充足 , 宗筋勃qi有源 , 宗筋振奋有力 。 正如《灵枢·经筋》所云:“足厥阴三之筋病 , 阴器不用 , 伤于内则不起 。 ”
其次暴怒伤肝 , 情志不舒 , 可致肝郁气滞 , 阴阳失调 , 久病入络 , 血行瘀滞 , 是以宗筋勃qi失常 。
钱先生 , 年37岁 , 主诉阳事举而不坚半年有余 。 患者自述近半年来虽有勃qi , 但硬度不够 , 行事困难 , 同时感觉腰膝酸软 , 乏力 , 胸闷气短 , 焦虑、失眠多梦 , 观其舌脉 , 舌淡红 , 舌体胖大 , 苔薄白 , 脉细弱 。
四诊合参 , 辨证属肾虚、肝郁血瘀 。 治宜bu肾、疏肝活血 。

【中医治萎应固肾疏肝,三措并举,助你重拾信心】拟方:远志、菟丝子、五味子、巴戟天、蜈蚣、白蒺藜、柴胡、地龙、九香虫、蛇床子、菖蒲 。 服药14剂后诉勃起障碍较之前有所好转 , 延用上方加减 , 服药一月 , 诉能够完成夫妻生活 , 诸症皆消 , 无不适 。
宗筋勃qi依赖于肾精充盈 , 肾精亏虚 , 则出现腰膝酸软、乏力 , 勃qi不坚;胸闷气短、焦虑、胸胁胀痛则为肝郁血瘀的表现 。 方中蜈蚣通络走窜 , 入内走脏腑 , 出外达经络 , 气血凝滞得之则通;白蒺藜入肝经 , 疏肝行气 , 加强全方疏肝解郁之力;地龙清热、平肝通络 , 柴胡入肝经 , 条达肝气 , 调节宗筋;肾xu日久肝郁 , 气血运行不畅 , 经络受邪 , 血瘀内阻 , 出现本虚标实之证 , 以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bu肾填精;九香虫、蛇床子温肾壮yang;峻补容易出现壅滞 , 于是方中加入远志、石菖蒲等清利之品 , 使补而不滞 。
本文仅作学术交流 , 切勿他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