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舍让孩子去劳动,孩子就越出色?家长明白3件事,很关键

对劳动与劳动人民的认知教育是孩子树立三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热爱劳动 , 尊重劳动者 。
很多人可能会问:在物质条件如此充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社会服务如此便利的背景下 , 我们希望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获得什么呢?
劳动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学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 更多的是让孩子从劳动中获得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 以及善良简朴的生活作风 。
父母越舍让孩子去劳动,孩子就越出色?家长明白3件事,很关键
文章图片
1、自理能力缺失 , 是中国孩子的通病
某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 , 韩国0.7小时 , 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 。
孩子为何不做家务?很多学生、家长坦言 , 不是“不爱劳动” , 而是“没时间”“不会劳动” 。
孩子们总是会说:“妈妈根本不让我劳动 , 就是让我好好学习 , 把作业写完就行 。 有时候想帮他们洗碗 , 他们说这些活儿都是大人干的 , 你赶紧进屋写作业去吧 。 ”
做家务少带来的弊端便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地下 , 学生不会整理书包、不会叠衣服、不会系鞋带的情况并不罕见 。 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缺失问题 , 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
父母越舍让孩子去劳动,孩子就越出色?家长明白3件事,很关键
文章图片
2、教育 , 一定要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 , 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 。 ”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 , 最终结果显示:经常做家务的孩子 , 跟不做家务的孩子相比 , 成年后的就业率是15:1 , 犯罪率却是1:10 。
而且其他数据还显示 , 童年时期经常参与家务的孩子 , 成年后家庭更和睦 , 离婚率更低 , 抑郁、厌世等严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很低 。
中国也有相应的跟踪调查:常做家务的孩子 , 成绩水平比不做家务的孩子高出20多倍!
劳动过程中 , 孩子们要面对大量的细节 , 在细微之处的拿捏 , 在整体过程的设计规划等 , 都为孩子们养成系统和条理的思维方式、严谨的做事风格 , 积累了经验和成长的营养 。
父母越舍让孩子去劳动,孩子就越出色?家长明白3件事,很关键
文章图片
3、在美国 , 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有限的 , 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包下来 , 反而会让孩子们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 如摆餐桌 , 洗自己的衣服 , 剪草坪等 , 父母会有意的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 鼓励孩子去做兼职 , 挣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为大家整理了几条建议 , 希望每位父母的孩子都能爱上劳动:
父母越舍让孩子去劳动,孩子就越出色?家长明白3件事,很关键】建议一:家长给予孩子劳动必要的尊重 。 孩子参与劳动 , 可能不熟练 , 甚至带来很多麻烦 , 但家长要明白 , 这是孩子在成长 , 应给予鼓励 , 应付出耐心 。
建议二:家长要有物质准备 , 这在国外很普遍 。 例如给孩子配备工作间和工具 , 让孩子根据兴趣自主劳动 。 劳动的主动性 , 比被动完成家长安排的工作更重要 。
建议三:多设计一些集体劳动项目 , 最好大家一起动手 , 群体劳动教育效果更好 。 尤其不要大人在打牌、聊天 , 让孩子一人做家务 。 要认识到 , 一起劳动是难得的与孩子交流的机会 。 一起劳动 , 家长和孩子处于平等状态 , 容易打开心扉 , 平日的一些疙疙瘩瘩也许就因此解开了 。
父母越舍让孩子去劳动,孩子就越出色?家长明白3件事,很关键
文章图片
在踏踏实实的劳动过程中 , 能培养孩子性格中勤劳、务实的特点 , 懂得父母的辛苦 , 懂得体谅他人 。 父母越舍让孩子去劳动 , 越鼓励孩子去担当去付出 , 孩子就越出色 , 越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