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干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临床特点

本文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作者:游鸿海,俞挺,陈人龙,陈伏祥,江常震,吴喜跃,梅文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本文标题:儿童脑干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临床特点;本文发表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1,47(05):286-288.本文转载自医脉通网站,神外前沿转载已获授权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是WHO2016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增加的分类 。 这是一种主要发病于儿童及较年轻成人的肿瘤类型 , 少见于年长者 , 多位于丘脑、脑干和脊髓等中线结构 , 由SCHWARTZENTRUBER于2012年首次报道 。 由于H3K27突变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中独特表达及其与预后的显著相关性 , 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首次将其归为WHOⅣ级 , 其病理学特点表现为组蛋白H3K27M突变 , 以及病变的弥漫浸润性生长 。
本病的治疗及预后都不理想 , 特别是位于脑干的病例 。 目前对于儿童脑干位置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研究文献较少 , 本文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临床病例并文献复习 , 分析儿童脑干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 。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入组标准:①在神经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年龄≤14岁) , 术后病理诊断为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②具有完整的临床病历资料、术前与术后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③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局限于脑干者 。 排除标准:肿瘤范围侵犯多个部位 , 未局限在脑干者 。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经手术切除(全切或次全切) , 术后病理科证实为H3K27M脑干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患儿 。 其中男7例 , 女1例;年龄7~9岁 , 平均年龄(8±1)岁 。 入院出现的临床症状中 , 头痛4例 , 行走不稳3例 , 呕吐3例 , 肢体无力2例 。
1.2影像学资料
术前MRI均提示脑干弥漫性占位性病变 , 其中5例位于脑桥 , 2例位于延髓 , 1例位于中脑 。 8例病例肿瘤形态均较规则 , 类圆形团块状 。 8例病例增强扫描均见强化 。 肿瘤最大径平均3.90cm 。 肿瘤实性6例 , 囊实性2例 。 瘤周水肿6例(6/8) , 瘤周水肿最大径平均达1.22cm 。 典型影像学表现见图1 。
儿童脑干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临床特点
文章图片
1.3治疗过程及预后
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 , 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开颅脑干肿瘤切除术 。 1例在术后1周因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 , 2例术后持续昏迷 , 分别在第3、4周死亡 。 余5例随访3~15个月 , 均出现肿瘤复发(图2) , 平均复发时间3.4个月(其中2例进行颅脑CT检查) 。 5例患儿中 , 有3例返院在我院放疗科行放化疗 , 均采取放疗期间同步替莫唑胺方案 。 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 。 截止随访时间 , 8名患儿3例术后1月内死亡 , 5例出现肿瘤复发 。 复发5例中3例分别在术后第4、5、9个月死亡 。
儿童脑干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临床特点
文章图片
1.4病理学结果
术后肿瘤病理检查证实为H3K27M脑干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 8例均为WHOIV级 。 H3K27M突变共检测8例 , 均为阳性 。 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基因(X-linkedalphathalassemiamentalretardationsyndromegene , ATRX)共检测8例:均为阴性 。 BRAFV600共检测8例:均为阴性 。 细胞增殖指数Ki67阳性率范围:20%~60% , 平均40.6%±14.7% 。 CD34共检测7例 , 均为阳性 。 6例P53阳性率范围:10%~60% , 平均26.3%±18.3% 。 见图3、图4 。
儿童脑干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临床特点
文章图片
2.讨论
目前普遍认为 ,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M突变在儿童中最常见 。 本病进展迅速 , 预后差 , 目前暂无有效治疗方法 。 DAVID等对21例成人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统计发现:患者女性与男性比例为4:3 , 平均发病年龄32岁 , 肿瘤位于脑干占25% , 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 , 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6个月 。 对于儿童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非局限在脑干部位)的研究 , 国内北京儿童医院资料显示:患儿中位发病年龄为8.9(4.9~9.9)岁 , 肿瘤位于脑干占40% 。 临床症状主要是肿瘤压迫侵犯引起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颅内压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