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幽门螺杆菌感染“面面观”

导语
幽门螺杆菌(Hp)与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关系密切 。 目前我国Hp感染率高达56% , 诊断及治疗Hp是每个临床医师需掌握的技能 。 本文将对Hp感染的诊疗要点进行梳理 。
1
Hp的特点
传染性强:可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 , 我国人群感染率高达40-60% 。
吸附力强:Hp的鞭毛是吸附器 , 可以牢固吸附在胃壁上 。
毒性强: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 , 如尿素酶、细胞毒素、粘附因子、脂多糖等损伤胃黏膜 , 诱发胃部病变 。
抵抗胃酸能力强:Hp释放的尿素酶 , 水解食物蛋白产物尿素 , 产生氨 , 在菌体周围形成碱性的“氨云”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
致癌性:目前证实Hp与胃腺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密切相关 , 是明确的胃癌危险因子 , 被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 。
2
Hp感染相关性疾病
一文读懂:幽门螺杆菌感染“面面观”
文章图片
约90%的胃癌(包括肠型/弥漫性、远端/近端胃癌)与Hp感染相关 , Hp感染是胃癌的主要病因 , 环境因素起次要作用 。
一文读懂:幽门螺杆菌感染“面面观”
文章图片
Hp感染是导致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重要因素 , >80%的患者可检出HP感染 。 80%早期、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Hp根除后获得完全应答 。
一文读懂:幽门螺杆菌感染“面面观”
文章图片
3
Hp的检测方法
侵入性检测方法(依赖于胃镜活检)
快速尿素酶实验(RUT):胃窦、胃体各一块
胃黏膜染色图片镜检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细菌培养
基因检测方法(PCR/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于胃镜活检)
13C或14C尿素呼气实验
粪便HP抗原检测
血清HP抗体检测(既往感染)
13C尿素呼气实验原理
哺乳动物细胞中不存在尿素酶 , 而Hp富含高活性尿素酶
胃内存在尿素酶是Hp存在的证据 , 因为胃中尚未发现有其它种类的细菌含有尿素酶
13C标记的尿素在尿素酶作用下 , 分解成13C02 , 13C02从胃肠道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肺随呼气排出收集呼出的气体
测定其中的13C02 , 与本底比较 , 间接判断有无Hp感染
13C尿素呼气实验阳性指标
测定结果以超基准值DOB(DeltaOverBaseline)表示
一文读懂:幽门螺杆菌感染“面面观”
文章图片
13C尿素呼气实验优点
无需胃镜 , 无需抽血 , 无交叉感染、无痛苦、无损伤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具有准确、特异、灵敏和安全的特点 。 13C无放射性 , 对环境无影响 。 尿素是人体内正常的代谢产物 , 此项试验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 适用于孕妇、乳母和婴幼儿 , 并可在短期内多次重复检查
对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诊断 , 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3C尿素呼气实验注意事项
常规检测:停抗生素2周 , 停胃药(抑酸药)2周
根治检测:停抗生素4周 , 停胃药(抑酸药)2周
检测当天必须空腹
检测过程中禁饮食
4
Hp感染诊断标准
符合下述3项之1可诊断为Hp现症感染:
胃黏膜组织RUT、组织切片染色或培养结果3项中任1项阳性
13C或14CUBT阳性
HpSA检测(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
血清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经感染 , 从末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
5
Hp根除治疗适应证
《京都共识》推荐对所有的Hp感染者进行根除 。 《2016年马斯特里赫特V/佛罗伦萨共识报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管理》指出 , Hp根除治疗可显著改善胃炎和胃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