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冤枉“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只是因为瘦小而已……

Pearlcare
那些被冤枉“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只是因为瘦小而已……
文章图片
"孩子个头矮 , 不长肉 , 该怎么办呢医生?"这些焦虑的家长们在下定决心带孩子看医生前 , 通常都已经尝试过很多办法 。 在多年门诊工作中 , 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那些身材瘦小的孩子 , 尤其是生长曲线一直"贴地飞行"的孩子 , 几乎无一例外都被喂养过特殊配方粉 , 如深度水解配方粉、氨基酸配方粉等 。 原因是家长自己怀疑 , 或者经某家医疗机构测试认定孩子牛奶蛋白过敏 。 然而 , 单纯更换配方粉后 , 能真正实现追赶生长的孩子真是百里挑一 , 甚至千里挑一 。
那些被冤枉“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只是因为瘦小而已……
文章图片
真实世界里 , 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比例其实很低 。 国外报道0-3岁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为2%-3.0% , 国内研究报道的数据在0.83%-3.5%之间 。 100名儿童中 , 大约有1-3个孩子是真的牛奶蛋白过敏 。
值得深思的内容:我国特殊配方粉的使用比例 , 是比上面的数据高还是低?(我没有渠道获得准确数据 , 不做主观评价 。 )
今天想跟大家详细聊一聊牛奶蛋白过敏这个话题 , 希望能帮家长们更科学地评估孩子的实际情况 , 避免误判过敏而掩盖真实的问题 , 也避免漏诊过敏而让孩子持续受罪 。
导读目录
01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表现
02过敏原检测其实意义有限
03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
04儿童瘦小与牛奶蛋白过敏
05牛奶蛋白过敏可以自然缓解
即使是非常资深的儿科医生 , 对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也很难一目了然 , 因为症状表现真的很复杂、很多样 。
根据潜在的免疫反应机制 , 反应出现的时间和累及的器官不同 , 牛奶蛋白过敏被分为三种类型 , 分别是IgE介导型、非IgE介导型以及混合介导型 , 临床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 。
最常见的反应是IgE介导的 , 在摄入少量牛奶后几分钟内发生 , 大多数发生在一小时内 , 表现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 从大多数人的轻微症状到罕见的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 , 从皮肤、呼吸道 , 到胃肠道和心脑血管系统都可能出现过敏症状 。
延迟反应是非IgE介导的 , 通常在摄入大量牛奶后几个小时至72小时内出现 , 可以表现为呕吐 , 腹泻、便秘和/或湿疹 。 还有一些反应是由IgE和非IgE混合介导的 。
甚至有些父母反映孩子要求苛刻 , 气质难养 , 爱哭闹 , 最终确诊原因是牛奶蛋白过敏 。 因为症状缺乏特异性 , 很难通过单一临床症状来判断 , 需要临床医生做出综合的评估 。
我曾经遇到一个孩子 , 从新生儿期时就开始出现反复的尿布性皮炎 , 用了常规的各种"护臀"大法都不见好转 。 最后 , 我让妈妈尝试性的回避了牛奶蛋白 , 经过2周左右的回避饮食 , 孩子红屁屁终于治愈了 。 当妈妈再次偶然进食了牛奶后 , 儿童的尿布疹又再次复现 。 通过回避再激发 , 可以确定儿童有牛奶蛋白过敏的情况 。
我还遇到过另一个孩子 , 他每次进食牛奶蛋白后 , 就会出现呼吸急促、鼻塞、咳嗽的情况 。 逐渐又可以自己缓解下来 。 这种情况是速发性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 一旦发生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是非常凶险的 , 我叮嘱家长一定对这个情况引起重视 , 暂时回避牛奶蛋白 。
常见的牛奶蛋白过敏症状:
那些被冤枉“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只是因为瘦小而已……
文章图片
大多数受影响的儿童在6月龄前出现症状 , 很少见12月龄后发病 。
由此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 1岁后才发现的牛奶蛋白过敏 , 过敏这两个字需不需要打上引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