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肝健康,做好疫苗接种

关注肝健康,做好疫苗接种
文章图片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6年提出了“2030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 , 时间迫近 , 我国消除病毒性肝炎的进度如何?这些乙肝认知误区你知道吗?戊肝何以被称为“最被低估和忽视”的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全球现有超过3.5亿名病毒性肝炎现患者 , 但几乎90%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不知道他们自己患有病毒性肝炎 。 我国40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中 , 病毒性肝炎占了约20% , 年报告发病120多万例 , 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 。 为引起公众对肝炎的重视 , 传播更多肝炎预防、筛查、治疗相关知识 , 引导公众科学认知和防治肝炎 , 在今年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 , 我市医疗界专家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胡鹏
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胁 , 成果与挑战并存
早在2016年 , 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至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健康威胁”的战略目标 。 该目标不是要消灭这个疾病使其不存在 , 而是从公共卫生角度消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其具体目标为至2030年达到肝炎诊断率90% , 规范化抗病毒治疗率80%和病死率下降65%;全球病毒性肝炎流行控制在极低水平 。
我国在这条道路上成果与挑战并存 。 胡鹏介绍 , 目前我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接种率均已达到90%以上 , 实现了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全覆盖的目标 , 甲肝乙肝发病率下降明显 。 但在诊断率、治疗率的目标要求上 , 我国仍有较大差距 。 胡鹏认为除了继续贯彻疫苗免疫策略外 , 还要做好病毒性肝炎的筛查和诊疗工作 ,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目前 , 公众对乙肝还存在较多误解 ,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误解是 , 认为乙肝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传染病 , 误以为与乙肝病人在一起吃东西、待在一间办公室就会传染” , 胡鹏表示 , 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 , 普通人没必要谈“乙”色变 。
丙型肝炎与乙肝类似 , 容易成为慢性肝炎 , 进而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 。 但胡鹏表示 , 丙肝的治愈率非常高 , 通过3个月的标准治疗疗程 , 可以治愈绝大多数丙肝患者 。 胡鹏提醒 , 感染丙肝病毒一定要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 。
戊肝传染途径与甲肝相似 ,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 即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可能会导致戊型肝炎 。 戊肝感染是一个急性过程 , 一般不会慢性化 , 但潜伏期通常为一个月左右 。
胡鹏建议 , 预防戊肝首先应该保持清洁卫生 , 而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戊肝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 “我国已经研制出戊肝疫苗 , 这是我国对全世界消除病毒性肝炎作出的重大贡献” 。 据悉 , 全球首个且唯一的戊肝疫苗由厦门大学历时14年攻坚克难成功研制 , 于2012年正式在国内上市使用 , 为人民健康增添了有力保护屏障 。
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肝病科主任赵学兰
保护母婴安全 , 妊娠期女性做好戊肝预防很重要
在实际诊断过程中 , 可以通过抽血查甲肝抗体、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戊肝抗体和戊肝病毒 , 来鉴别诊断甲肝、乙肝和戊肝 。 感染戊肝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不适、尿色逐渐加深 , 急性黄疸型患者皮肤和巩膜逐渐出现黄染 , 急性无黄疸型的患者则没有皮肤和巩膜黄染 。
作为特殊群体 , 孕妇应特别注重戊肝预防 。 赵学兰介绍 , 孕妇感染戊肝后 , 病情较为严重 , 尤其是妊娠中晚期孕妇感染戊肝 , 易发展成肝衰竭 , 病死率可高达20%-50% , 也可导致死胎、早产、产后大出血等危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