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薯业“硅谷”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日消息(采访人员卜叶)盛夏时节 , 河北省张家口察北管理区万亩马铃薯进入果实膨大期 , 地面上的马铃薯花竞相开放 , 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吹响胜利号角 。 7月29-31日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联合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和雪川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 , 交流集约化的土豆培育和种植技术 。
建薯业“硅谷”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文章图片
盛开的马铃薯花
集成高产高效技术建立示范基地
我国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悠久 , 目前 , 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
“马铃薯的种植区域与我国贫困地区高度重合 。 据统计 , 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70%以上分布在特困连片地区 。 发展马铃薯产业 , 不但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口粮 , 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水平以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遗传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研究员李广存说 。
尽管种植历史悠久 , “但产业仍然存在马铃薯品种结构不合理、种薯繁育成本高、水肥投入不合理、病虫害防控不科学、全程机械化程度低、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 。 ”李广存介绍 。
近年来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国内相关单位开展联合攻关 , 在绿色优质新品种选育、健康脱毒种薯繁育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高效微灌技术、全程机械化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主食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等方面下真功夫 。
为了让实验室科研成果适应不同主产区环境 , 科研人员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原等多个主产区建立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区 。
此次 , 观摩团一行来到的张家口市属于华北主产区 。 张家口市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商品薯生产集散地 。 2021年 , 张家口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108.29万亩 , 总产量226.89万吨 , 分别占河北省的48.51%、48.50% 。 其中有40万亩规模化高产高效种植基地 , 应用了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 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 推广了脱毒良种覆盖、高垄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 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 既节地节能 , 又增产增收 ,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管委会主任邓艳杰介绍 , 截至目前 , 察北管理区已建成年产15万吨冷冻薯条、1万吨全粉马铃薯食品生产线 , 生产的冷冻薯条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30%以上 , 是亚洲最大的马铃薯冷冻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良种引领加快产业绿色高质量现代化发展
马铃薯栽培使用块茎 , “脱毒马铃薯块茎一般只能种植三代 , 三代之后产量和抗病能力会明显下降 。 ”当地农户说 。
科研人员注意到 , 张家口地区自然禀赋突出 , 坝上平均海拔高度在1300米以上 , 昼夜温差大 , 土壤沙质含量高、透气性好 , 非常适合生产种薯 。
2015年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设立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华北分中心和研发示范基地 。
建薯业“硅谷”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文章图片
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华北分中心抗旱试验棚
基地中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头戴”号码牌 , 在精准的水肥控制下 , 进行着产量、抗病性、口感比拼 。 此次 , 观摩团集中参观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创新团队新近育成的65个高产优质多抗的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