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冠“病死率”是新加坡近10倍,中疾控发文分析原因

香港新冠“病死率”是新加坡近10倍,中疾控发文分析原因】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 , 香港人群的新冠病死率高达0.53% , 新加坡仅为0.06% 。
撰文|凌骏
来源|“医学界”公众号
同是经济发达地区 , 拥有相似的人口密度 ,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面临着严重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 , 但医疗挤兑和高病死率(CFR)现象 , 只发生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
7月25日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ChinaCDCWeekly)发文 , 分析了两地年初的防疫情况 。 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 , 在奥密克戎的席卷下 , 香港人群的病死率高达0.53% 。 作为对比 , 新加坡仅为0.06% 。
在奥密克戎毒力下降的情况下 , 香港年初的病死率是新加坡的近10倍 , 文章认为 , 探索其中的关键因素 , 可为中国制定和调整未来新冠防疫策略提供重要启示 。
香港新冠“病死率”是新加坡近10倍,中疾控发文分析原因
文章图片
近10倍的死亡率差异
“几名被感染的飞行员没有遵守隔离规定 , 进入社区 , 这是香港‘奥密克戎疫情’的疑似源头 。 ”文章称 。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 , 香港始终采取“零新冠”政策 , 通过严格的非药物干预措施(NPI) , 包括边境检疫、维持社交距离等保持较低的发病率 。 但奥密克戎的来袭让疫情迅速扩散 , 此外低迷的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分诊制度的不完善等 , 可能进一步加剧了医疗挤兑 。
新加坡的总体防疫策略有所不同 。
2021年8月前 , 新加坡在防疫上采取遏制策略(containmentstrategy) , 同时疫苗接种率逐步达到78% 。 此后 , 新加坡逐步取消NPI限制 , 并持续推广新冠疫苗接种 , 优化分诊策略 , 以试图实现向“与病毒共存”战略的过渡 。
文章指出 , 其中造成两地病死率巨大差异的最直接原因 , 可能是疫苗接种率 。 研究结果表明 , 新加坡70岁人群:
未完全接种疫苗者病死率为7.2%–16%;
全程疫苗接种者病死率为0.76%–2.8%;
加强针接种者0.08%–0.41% 。
在香港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未完成疫苗接种的70岁以上人群 , 病死率为2.81%-11.5% , 全程疫苗接种者则为0.38%-3.22% 。
香港新冠“病死率”是新加坡近10倍,中疾控发文分析原因
文章图片
香港和新加坡不同疫苗接种状态的病死率
数据提示 , 不同的疫苗接种状态 , 病死率差异可达近10倍 。 但截至2022年3月22日 , 香港的全程疫苗接种率和加强针接种率分别为76.15%和34.5% , 远低于新加坡的92%和71% 。
单独分析70岁以上人群 , 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高达95% , 香港却只有56.82% 。 “香港第5波疫情期间的病死率远高于新加坡 , 可能是由于疫苗接种率较低 ,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 。 ”文章称 。
更进一步 , 研究人员纳入了52个国家的数据 , 对疫苗接种情况、人均GDP、70岁以上人口比例等9个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结果表明 , 完全接种疫苗和至少1针疫苗接种 , 是影响病死率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
香港人群肥胖率是
新加坡的3.4倍
除了疫苗接种率外 , 研究人员认为导致第五波疫情中香港较高病死率的原因还包括:
·老龄化程度
文章指出 , 年龄是感染死亡率(IFR)的最强预测因子 , 免疫衰老、基础疾病和年龄相关损伤等一系列原因 , 都可解释为何老年人在新冠下感染死亡率较高 。 香港7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12.10% , 是新加坡的1.65倍 。
·慢性病
香港人群的肥胖率高达29.9% , 而新加坡仅为8.7% 。 同时 , 香港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病率也高于新加坡 , 分别为49.5%对33.6%、27.7%对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