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了做手术就够了吗?骨科医生详解

对大多数人来说 , 人到六十就来到了退休的年龄 , 往往就意味着之后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 但一些老年人在日常活动后就会出现各类骨折的情况 , 老年人出现这种状况 , 可能是骨质疏松症造成的!
根据研究报道 , 我国2019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超过30% , 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27.8% , 其中女性患病率较男性更高 , 达到惊人的32.1% 。 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量大量丢失 , 使老年人骨头变“脆” , 容易导致骨折 , 进而轻微外伤就会造成脆性骨折 , 并往往发生在股骨颈、脊柱、腕肩关节等活动较多的部位 。
老人骨折了做手术就够了吗?骨科医生详解
文章图片
有的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不就是骨折吗?做手术固定让骨头长好不就行了?然而 , 骨质疏松不光是让人的骨骼变脆 , 随着骨质的大量流失 , 骨损伤的修复周期也会变长 。 通俗点说 , 就是骨折后需要更多时间静养 ,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 , 静养期间的活动度减少很可能会引发其他的疾病 , 比如下肢静脉血栓、褥疮、肺部感染等 。 其次 , 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骨折绝不是发生一次就结束了 。 据临床统计 , 发生脆性骨折后一年以内再发骨折的概率达到45% 。 其中有约57%的再发骨折发生在初次骨折后的2年以内 。 回顾性研究表明 , 脆性骨折术后应用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预防平均60%以上的再发骨折 。
因此 , 当老年人发生脆性骨折后 , 首先是要及时就诊 ,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比如打石膏、上支具保护 , 甚至需要做微创手术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 减轻疼痛 , 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 其次 , 还要选择合适的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方案除了日常补充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 , 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抗骨质疏松药 。 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双膦酸盐类、地舒单抗、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K2等 。 具体药物需根据患者骨代谢变化和身体情况选用 。
在按照医嘱服用足够疗程的药物后 , 还要定期随访骨质疏松症的指标 , 评估治疗效果 , 便于及时调整方案 。 具体为每3-6个月随访骨代谢标志物、每1年随访骨密度 。
作为医生 , 希望大众不要发生骨质疏松症 , 更不要发生脆性骨折 。 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 避免熬夜、远离烟酒、少喝浓茶、适量饮用咖啡、做到每日规律锻炼并多晒太阳 , 建议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 , 比如慢跑、骑自行车、抗阻训练等 。 同时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适量食用鱼类、动物肝脏、牛奶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
老人骨折了做手术就够了吗?骨科医生详解】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董健进行科学性把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