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咱老百姓有外敷验方

骨质增生,咱老百姓有外敷验方
文章图片
在中医看来 , 骨质增生属于“骨痹” 。 《黄帝内经》中说 , “风、寒、湿三气杂至 , 合而为痹也 。 ”痹症 , 指的就是因为风、寒、湿这三种邪气侵扰 , 造成的气血淤堵 , 经络闭阻 , 淤堵不通 , 不通则痛 。
第一步:赶邪气出去
骨质增生,咱老百姓有外敷验方】第二步:疏通气血 , 从而治疗麻木、疼痛的症状 。 在中医看来 , 骨质增生属于“骨痹” 。 《黄帝内经》中说 , “风、寒、湿三气杂至 , 合而为痹也 。 ”痹症 , 指的就是因为风、寒、湿这三种邪气侵扰 , 造成的气血淤堵 , 经络闭阻 , 淤堵不通 , 不通则痛 。
所以 , 骨质增生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疼痛 。 那么 , 我们治疗的思路也就比较的清楚 。
骨质增生的特效外敷方,仅需两味中药!话说这个特效方还是从之前的一位老中医处获得 。 偏方非常简单,就两味药,川芎是祛风活血药 。 外敷是不会有意外的 。 山奈就是沙姜 。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消食,止痛 。 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 但在《岭南采药录》中说沙姜能治跌打伤,又能消肿 。 故而外敷效果应该如此 。
方组:
川芎1斤(500克),山柰2两(100克),陈醋(或白醋、醋精均可)1瓶(500克)备用.
用法:
将川芎、山奈两味药混合一起打成粉末备用 。
每次取一小抓药粉(约50克),用少许醋精调和、装在布包里,放在锅里蒸(最好有蒸笼,如无蒸笼,则须注意防止被水浸泡,可将“药布包”置于小碗里,再在小碗上盖上一个大一点的碗“罩住”,既要保持小碗透气又要防止蒸气遇冷化成水后反滴入小碗里浸泡“药布包” 。
如此一起架放于锅里,锅底盛少许水,盖好锅盖,文火蒸) 。 水开后,约蒸5-6分钟,取出,稍冷,平摊于纱布上,趁热(以皮肤能受得了为度)敷于骨质增生处,绑扎固定,外面可再垫上一层塑料,以防药水渗出污染衣裤 。
敷两三个小时后,解开,让敷处透气两三个小时,再如上法又将药包蒸一次,此次蒸时只需2分钟即可,又趁热敷上,两个小时后,解开,透气,依此类推,交替进行,一天十敷十解(病情稳后,可放松一点,晚上可视情况敷或不敷),一幅药团可连蒸连敷2至3天,再换新药团 。
本药方所开药量约多可用一月 。
!!!注意:
非专业人士切勿擅自用药,具体是否适用还需辩证情况轻重以及体质 。
1.川芎
骨质增生,咱老百姓有外敷验方
文章图片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 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着突出 , 并略带紫色时采挖 , 除去泥沙 , 晒后炕干 , 再去须根 。 分布四川、贵州、云南一带 , 多为栽培 , 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陕西、甘肃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
辛 , 温 。 归肝、胆、心包经 。 活血行气 , 祛风止痛 。 用于月经不调 , 经闭痛经 , 症瘕腹痛 , 胸胁刺痛 , 跌扑肿痛 , 头痛 , 风湿痹痛 。 【用法用量】3~9g 。
2.山柰
骨质增生,咱老百姓有外敷验方
文章图片
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 。 山柰于12月至翌年3月收获 , 挖取二年生根茎 , 洗去泥沙 , 剪去须根 , 切成1cm厚的薄片 , 铺在竹度上晒干 。 切忌火炕 , 否则易变成黑色 , 减弱香气 。 栽培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
辛 , 温 。 归胃经 。 行气温中 , 消食 , 止痛 。 用于胸隔胀满 , 脘腹冷痛 , 饮食不消 。 【用法用量】6~9g 。
图文演绎养生、健身、治未病知识 , 往下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