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聊聊|一起聊聊中医心理学(六)——历代中医心理医案摘选

一起聊聊|一起聊聊中医心理学(六)——历代中医心理医案摘选


前面我们完整介绍了一起聊聊中医心理学(四)——中医心理治疗
今天节选一些历代案例
历代中医心理医案摘选
案一恐胜喜
佯作不治实已治:闻庄先生者 , 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 。 庄切其脉 , 为之失声 , 佯曰:吾取药去 。 数日更不来 , 病者悲泣 , 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 。 庄知其将愈 , 慰之 。 诘其故 , 庄引《素问》曰:惧(应为恐)胜喜 。 《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
案二怒胜思
张子和治一富家妇人 , 伤思过虑 , 二年不寐 , 无药可疗 。 其夫求张治之 , 张曰:“两手脉俱缓 , 此脾受之 , 脾主思故也 。 ”乃与其夫共约 , 以怒激之 , 多取其财 , 饮酒数四 , 不处一法而去 。 其妇大怒出汗 , 是夜困眠 , 如此者八、九日不寤。 自是食进脉平 。 《续名医类案》
按:均为怒疗 , 然激怒的方法却不同 , 仔细品味 , 若有所思 , 激怒总与逆其所欲有关 , 而患者所欲为何 , 怎样“逆”其所欲 , 则非熟谙患者个性及人情世故不可 。
案三喜胜忧
衣食足而止咳唾:丹溪治陈状元弟 , 因忧病咳唾血 , 面黧色 , 药之十日不效 。 谓其兄曰:此病得之失志伤肾 , 必用喜解乃可愈 。 即求一足衣食之地处之 , 于是大喜 , 即时色退 , 不药而愈 。 由是而言 , 治病必求其本 , 虽药中其病 , 苟不察其得病之因 , 亦不能愈也 。 《古今医案按·七情》
案四思胜恐
卢不远治沈君鱼 , 终日畏司死 , 诡卜数无不叩 , 名医之门无不造 。 一日就诊 , 卢为之立方用药 , 导谕千万言 , 略觉释 。 然次日晨又就诊 , 以卜当十日死 。 卢留宿斋中 , 大壮其胆 , 指菁山叩问谷禅师授参究法 。 参百日 , 念头始定而全安矣 。 ……情志何物?非世间草木所能变易其性 , 惟参禅一着 , 内忘思虑 , 外息境缘 , 研究性命之原 , 不为生死所感 , 是君鱼对症之大药也 。 《续名医类案·惊悸》
案五喜胜悲
张子和治息城司侯 , 闻父死于贼 , 乃大悲 。 哭罢便觉心痛 , 日增不已 , 月余成块 , 状若覆杯 , 大痛不任 , 药皆无功 。 乃求于戴人 。 戴人至 , 适巫者在其傍 , 乃学巫者 , 杂以狂言 , 以谑病者 , 至是大笑不忍 , 回面向壁 。 一、二日 , 心下硬结皆散 。 所谓喜胜悲 , 《内经》自有此法也 。 《古今医案按》
案六顺情纵欲
笔中夹针破喉痈:李王公主患喉痈 , 数日肿痛 , 饮食不下 。 征召医官 , 言须针刀开口 , 方得溃破 。 公主闻用针刀 , 哭不肯从 , 痛逼水谷不入 。 忽有一草泽医曰:某不使刀针 , 只用笔头蘸药痈上 , 霎时便溃 。 公主喜 , 遂令召之 。 方两次上药 , 遂溃出脓血一盏余 , 便觉痛减 , 两日疮无事 。 令传其方 , 医云:乃以针系笔心中 , 轻轻划破肿处 , 乃溃散耳 。 《续名医类案·咽喉》
案七移情异性
强读医书胜劳瘵:汾水县某得劳瘵疾 , 日甚 , 医者咸决其不起 。 某忽从书肆购得医书数十种 , 置之一室 , 谓家人曰:今与汝辈诀 , 家事一切都不必问我 , 我将作活死人矣 。 遂入室扃其户 , 辟一窦 , 衣食所需 , 悉令家人置之于此 , 俟其自取 。 终日默坐其中 , 倦则卧 , 醒则阅书 。 始闻其咳呛也 , 久之则渐稀矣;始见其枯瘠也 , 久之则渐泽矣 。 如是三年 , 一日忽启户出曰:我今始得活矣 。 遂入内理家事如故 。 自是医理大通 , 遂以名医闻于远近 , 而活死人之名亦并传焉 。 《王椒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