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无良商家贩卖容貌焦虑 医美领域营销乱象多

中消协:无良商家贩卖容貌焦虑 医美领域营销乱象多
文章图片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 , 2022年上半年 , 消费者投诉总体呈上升态势 。
中消协:无良商家贩卖容貌焦虑 医美领域营销乱象多】其中 , 医美安全引人关注 。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 , “爱美之心 , 人皆有之” , 然而一些无良商家在利益驱使下 , 通过制造和贩卖容貌焦虑 , 凭空制造需求“收割”消费者 。 该领域营销乱象多、投诉多、机构执业标准和行为规范亟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值得关注 。
一是虚假宣传夸大功效 。 如部分美容机构通过虚假广告、编造用户评价等形式夸大美容效果 , 欺骗、误导消费者 。 二是模糊定价违规收费 。 部分经营者事先不明确告知消费者费用标准 ,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 如烫发按头皮“分区”收费、纹眉按“根”收费等 。 三是医疗美容安全堪忧 。 部分美容机构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诊疗范围 , 一些从业人员无相关资质违规营业 , 造成消费者伤害 。 四是免费体验诱导消费 。 一些美容机构以免费体验为由招揽客户 , 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和服务 。 消费者以为自己遇到了“馅饼” , 殊不知已经掉入了商家的“陷阱” 。 并且常常因无法证实商家存在强制消费行为或欺诈行为 , 只能选择吃“哑巴亏” 。
中国消费者协会分析称 ,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对医疗美容服务机构、主诊医师、护理人员资质等都有严格规定 , 并根据医疗美容项目的技术难度、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程度 , 对医疗美容项目实行分级准入管理 。
在实施治疗前 , 执业医师必须向就医者本人或亲属书面告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等 , 并取得就医者本人或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 但在实践中 , 一些医美机构、从业人员违规行为仍然多发 。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 , 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 , 从严惩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 督促医美行业从业者严格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 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
另外 , 消费者也应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 不盲目跟风 。 确需接受医疗美容服务的 , 应认真考量医美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资质、信誉 , 充分了解相关风险 , 审慎作出决定 。 (采访人员孙红丽)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