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野县王集镇,一棵树龄600余年的古皂角树干内竟长出椿树和槐树——三树共生 枝繁叶茂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在新野县王集镇,一棵树龄600余年的古皂角树干内竟长出椿树和槐树——三树共生 枝繁叶茂
文章图片
在新野县王集镇,一棵树龄600余年的古皂角树干内竟长出椿树和槐树——三树共生 枝繁叶茂
文章图片
中空的皂角树干内竟长出椿树、槐树 , 三树共生、枝繁叶茂 , 令人称奇 。 日前 , 采访人员在新野县王集镇李湾村见到这棵奇特的“皂角王” 。
该树位于李湾村村民李占祥家的院子中 , 树干中空 , 枝干苍劲 , 皂、椿、槐自成一体 。 粗大的树干两个人尚不能合围 , 高耸的树冠超出了两层小楼 , 郁郁葱葱的树冠覆盖了大半个院子 。 据李占祥介绍 , 此皂角树为李氏先祖于明初所植 , 距今已600余年 。 皂角树在200多年前已长成 , 从他祖辈记事起就是现在的样子 。 树干雄伟 , 枝繁叶茂 , 树冠蔽日 , 年年结荚 , 成为树中之王、镇村之宝 。 清代太平天国将领张宗禹率兵北征经此 , 烧毁农舍引燃此树 , 形成空心 。 几百年来 , 虽历经兵燹匪患、洪涝旱灾 , 而生命顽强 , 傲然屹立 , 它饱经风霜的躯干见证了李湾村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变迁 。
年近古稀的徐德玉老人说 , 20世纪70年代初 , 在皂角树背阴面的树洞中同时长出了一棵椿树幼苗和一棵槐树幼苗 , 但因村中小孩攀爬拉扯致两棵树苗枯死 。 3年后 , 在树洞中又同时长出了椿树和槐树幼苗 。 50多年来 , 椿树苗朝着树干西边干枯的残枝向上生长 , 主干也慢慢地与伸向东边的皂角树枝干交错融合在一起 , 椿树顶端超过皂角树冠 。 夏季从东南方向望去 , 东边皂荚果在风中左右摇曳 , 西边香椿子在树冠中探头探脑 , 一树两冠泾渭分明 。 而槐树苗则没有那么幸运 , 为了获得足够的光照 , 从皂角伞状树冠下努力向东北方生长 , 现已长至成人胳膊粗 。 从东北方望去 , 槐树犹如一个娇小的“弟弟” , 生长在皂角树、椿树两个“老大哥”照护下 。
长出“树中树”的原因 , 村中老人讲可能是飞鸟在古树上歇脚 , 啄来的种子落入中空的树洞 , 后来便生根发芽 , 但巧合的是两次长出的幼苗竟然相同 。 每年秋冬季节 , 落叶后的皂角王枝干遒劲 , 尽显苍老古朴;而到春夏之季 , 新叶萌生 , 一派生机勃勃 。
在新野县王集镇,一棵树龄600余年的古皂角树干内竟长出椿树和槐树——三树共生 枝繁叶茂】在村民眼中 , 这株600多年的古树充满了神秘色彩 , 被奉为镇村之宝 。 让人敬畏的古树给村民带来了不少福利 , 在生活物资匮乏的年代 , 满树的皂荚成了村民洗衣洗头的天然用品 。 夏季的傍晚 , 大人们在树下纳凉闲谈 , 小孩们则趴在地上嬉戏玩耍 , 为村民带来了无尽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