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进博会科普“糖”知识

本文转自:文汇报
我在进博会科普“糖”知识
文章图片
朱立场讲述人:朱立场(浦东新区济阳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团队团队长)
2018年 ,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 ,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 打开了一扇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 。 我有幸在2020年、2021年连续参加了两届进博会 , 通过在展区现场讲解糖尿病防治知识 , 把相关管理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参观者 。
在进博会“科普”糖尿病知识 , 是怎样一种感觉?有兴奋激动 , 更是压力和挑战 。 进博会展区面积大、参会人员多 , 采购商、参观者都处于流动状态 。 我的日常工作对象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博会期间 , 听众中不仅有病患及家属 , 还有许多完全不了解糖尿病的普通观众 。 因此 , 相关科普内容既要让普通观众能够快速听懂、理解、记住 , 也要确保医学专业性 。 我准备分享内容的时候 , 不但要参照我国最新糖尿病防治指南 , 还要关注国际上最新的诊疗指南更新 , 将这些新知识转化成一个个案例和注意事项 , 更好地与现场观众开展互动 。
我一直坚信医生的责任不只在于治病 , 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有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 通过科普让更多人了解疾病防治知识 , 这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推动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在进博会现场 , 我参与过诺和诺德公司推动的“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之健康控糖行动” , 它以展台活动形式推出 , 是一个很好的公益项目 。 在这个高水平共享合作平台上 , 在各种首展首秀创新药、医疗新科技打造的创新氛围中 , 每位参与者都自然而然地把视线聚焦到最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药物上 。 在进博会现场 , 不仅听我分享的观众热情十足 , 我自己也有机会关注学习很多院士专家分享的最新研究成果 。 进博会不仅为产品、技术和服务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 , 也提供了新的知识和开放包容的思想交流互鉴的良机 。
在科普“糖”知识之外 ,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对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 因为在进博会举办之前 , 想在一款创新药还没上市前就能看到最新实物是非常困难的 。 进博会上 , 我奔走在各个展台之间 , 观摩最新展品 , 感受前沿科技 。 作为一名基层医生 , 进博会是我接触世界最领先、最创新药物 , 了解最新治疗理念和方法的绝佳机会 , 有助于我更新知识 , 从而更好守牢糖尿病防治第一道关 。
我在进博会科普“糖”知识】我的一位患者 , 全家四代都是糖尿病患者 , 我是她的家庭医生 。 她过去一直口服糖尿病药 , 换过好几种药 , 但疗效都不太满意 。 她整天为此发愁 , 向我求助:“朱医生 , 有没有新药 , 既能帮我控制血糖 , 又不需要天天服用?”我想起两年前 , 曾在进博会上看到一款创新降糖药 , 每周只需注射一次 。 两年间 , 我在进博会上见证了这款药物从科研文献到首发展品 , 又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全过程 。 我向患者介绍这个“进博宝宝” , 建议针对她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 现在 , 她血糖控制得很好 , 她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满意 , 并发自肺腑地感谢进博会 。
作为一个与国际市场同频共振的重要窗口 , 进博会拉近了百姓与世界的距离 。 得益于国家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 , 新药好药正渐次“飞入寻常百姓家” , 相继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 成为基层医生得心应手的诊疗利器 , 也更好造福广大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