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米姐”为家乡小米“挑大梁”,订单农业让农民增收“日子强”

本文转自:舜网
“一碗小米粥 , 养活一家人 。 ”这是北方人对小米情有独钟的评价 。 在济南市章丘区曹范街道孟张村 , 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龙山小米种植基地 , 这里地处青石山区 , 土壤养分含量高 , 特殊的气候滋养着“阴天旱”谷子的生长 。
据了解 , 历史上龙山小米最佳种植区域以龙山东平陵城为中心 , 以龙山石人坡为坐标核心区域 , 而现在的龙山小米产地已扩大到文祖、官庄、曹范及整个章丘南部山区 。 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了位于章丘区孟张村的峪满香农产品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 , 深入了解龙山小米的前世今生 。
济南“米姐”为家乡小米“挑大梁”,订单农业让农民增收“日子强”
文章图片
抓住地缘优势拓宽农产销售渠道
“穗头大、颗粒饱满、茎秆粗壮 , 是阴天旱最大的特点 , 曹范这一带为青石山地貌 , 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较为适宜谷子的生长和发育 , 为小米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峪满香农产品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孟秀清介绍道 。 “种植谷作物以弱酸性或偏中性的土壤最为适宜 , 且谷子喜温怕涝 , 需要特别注意农田排水 , 为了提高曹范优质小米的产量和品质 , 我们每年年初都会对土壤进行检测 , 对排水沟、堰台、生产路进行整修 。 ”
济南“米姐”为家乡小米“挑大梁”,订单农业让农民增收“日子强”
文章图片
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 , 峪满香农产品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优良的产品品质和口碑 , 走出了一条新的“小米之路” 。 这一切 , 都要从孟秀清回乡创业说起 。
她的创业路 , 就从一粒小米开始 , 过程虽艰辛 , 但坚定的信念给了她无穷的能量 。
济南“米姐”为家乡小米“挑大梁”,订单农业让农民增收“日子强”
文章图片
注重塑造品牌助力脱贫致富
据孟秀清介绍说 ,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 一个名叫“三王峪”的旅游景点在大山深处被开发起来 , 孟张村是通往旅游景点的必经路线 , 这个原本车辆罕见的山村里 , 旅游车辆逐渐多了起来 。 车流量人流量的增加 , 在别人看来是一种烦恼 , 但在孟秀清眼里 , 却是一种机会 。 当地的小米因土质和气候影响 , 品质可谓极佳 , 完全可以借此卖给路过的旅客 。 在外工作多年的孟秀清 , 毅然辞职回乡 , 就这样属于她的第一家特产店就迅速开了起来 。 短短半年时间 , 沿线已经有近十家类似的特产店 , 发展速度之快让人始料不及 。
济南“米姐”为家乡小米“挑大梁”,订单农业让农民增收“日子强”
文章图片
特产销售在当地很快形成了规模效应 , 但规模的迅速扩大凸显了产品质量、价格等存在的问题 , 反而带来了大量负面影响 , 这使得各自为战的商家一度陷入困境 。 为了将混乱的市场统一起来 , 2007年 , 牵头成立了章丘第一家合作社“章丘峪满香农产品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 , 注册了“峪满”商标 , 在各方努力下 , 合作社成立后很快发展到几十户社员 , 都是同村或邻村积极拥护的村民 , 小米成为合作社的第一主营产品 。 在规模化种植、品牌化销售、规范化管理下 , 很快便做到几十万规模的销售额 。
济南“米姐”为家乡小米“挑大梁”,订单农业让农民增收“日子强”
文章图片
简单的订单式采购 , 让社员不再为小米的销路发愁 , 村里人对合作社更加认可和拥护 , 社员数量不断发展 , 逐步突破了百户规模 。 为了提高村民的收入 , 2013年 , 她毅然宣布小米收购价格较往年提高一倍 , 让利于社员 , 这一举动让一个普通家庭年收入一下增长了3000元 。 截至目前 , 合作社由原来的签约社员5户发展壮大为158户 , 种植基地2000余亩 , 辐射曹范街道所有村庄1000余户村民 , 更在今年获得了济南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的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