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祸根”被揪出!提醒:若有这5个习惯,劝你尽早改掉

老年痴呆的“祸根”被揪出!提醒:若有这5个习惯,劝你尽早改掉

文章图片

老年痴呆的“祸根”被揪出!提醒:若有这5个习惯,劝你尽早改掉

文章图片

老年痴呆的“祸根”被揪出!提醒:若有这5个习惯,劝你尽早改掉

文章图片


刘大哥今年46岁 , 他从高中毕业后就跟着家里的长辈进厂学习技术 , 因为他踏实肯干 , 所以很快就出师了 。 现在已经是厂里的二把手 , 在工资待遇上十分不错 。
刘大哥在饮食上从来不亏待自己 , 每天都挑自己喜欢吃的买 , 生活条件好了之后 , 更是每天都要吃上一份甜食 , 顿顿不离肉 。 这样的饮食习惯 , 让他一口口把自己吃成了胖子 。
年初开始 , 刘大哥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 , 本来能言善道的他突然变得不爱说话 , 经常一个人坐在一旁发呆 。 随着时间的发展 , 他连一个人出门都不敢 , 甚至连吃饭喝水这种事情都需要靠别人提醒 。
察觉到异常的家人带着刘大哥去了医院检查 , 经检查发现刘大哥罹患了阿尔兹海默症 。 这个结论令家人觉得难以接受 , 刘大哥才40多岁 , 怎么会患上老年痴呆?

一、老年痴呆可以提前预测了 , 是真的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唐毅表示 , 老年痴呆并不是突然出现的疾病 , 它在发病的10年前可能会出现一些信号 。 有研究指出 , 老年痴呆出现的11~15年前 , 患者身上就会有认知障碍迹象出现 。 在影像学检查中还发现 , 发病的3~9年前 , 患者会有内侧颞叶变化 , 而内侧颞叶与记忆相关 。
《JAMA》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 , 研究对不同国家3个队列研究内1402名受试者的血浆p-tau217进行了评估 , 分析其对阿尔兹海默症诊断的准确性 。

结果发现:A队列受试者血浆p-tau217检测中高度可能的阿尔兹海默症记忆区的准确率为89%、检测有无高可能性阿尔兹海默症的准确率高达98%;B队列受试者的血浆p-tau217在诊断阿尔兹海默症、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准确率高达96% , 区分有无异常tauPET扫描患者的准确率为93%;C队列受试者对比对照组 , 有遗传风险的受试者血浆内p-tau217水平明显要高 , 这些受试者轻度认知障碍发作的估计年龄可提前20年 。
对此 , 研究人员解释道 , 血浆P-tau217是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可靠指标 , 准确率明显比其他的生物标志物和核磁共振成像要高 。 在有遗传风险的人群中 , 或可提前20年检测阿尔兹海默症 。

二、老年痴呆越来越多 , “元凶”到底是什么?
数据显示 , 全球目前至少有350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 其中我国占到了约1/4的比例 , 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一 。 且该数值还在不断增长中 , 预计到2050年我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可达到4000万人次 。
为什么阿尔兹海默症越来越高发?或与4个原因相关 。
1、肥胖
肥胖人群相较于正常人 , 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 因为肥胖的人 , 身体更容易发生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 而这些都会损伤脑细胞 , 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 。
2、心脑血管疾病
不少老年人都不同程度患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 , 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 , 这些疾病容易导致血管功能受损、功能衰退 , 继而让周围神经系统、血管屏障功能下降 , 最终会让患者对于内外环境的感知力下降 , 诱发阿尔兹海默症发生 。
3、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 , 大脑内与阿尔兹海默症密切相关的tau蛋白含量会明显增加 , 会让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 数据显示 , 阿尔兹海默症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患病率>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