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站马墕村:一个贫困山村的产业脱贫之路

本文转自:西部决策网
昔日 , 站马墕村是县里的重点贫困村 , 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70人 , 因病因残致贫达7成以上 。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 增收致富潜力不足 , 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 , 农业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主 , 零星分散 , 不成规模 。
如今 , 通过发展产业 , 壮大集体经济 , 培育以家庭农场和农机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 。 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9年的6678元增至2021年的11095元 , 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9年的5.5万元增至2021年的12万元 。
佳县站马墕村:一个贫困山村的产业脱贫之路
文章图片
市种业工作站扶贫工作队于2018年4月驻村扶贫 。 驻村伊始 , 他们深入田间地头 , 了解村情民意 , 调研产业现状 , 制定了“‘科技扶贫助产业发展’+‘志智双扶激内生动力’”的帮扶策略 。 改善生产条件 , 引进资金修建了千亩宽幅梯田 , 因地制宜 , 制定村级产业发展规划 。 2018年以来 , 结合帮扶单位自身工作优势 , 争取科技扶贫项目资金 , 建立“谷子展示示范田” , 在推广谷子种植技术、实现技术转化的同时 , 帮助脱贫户发展产业 。 今年年初 , 实施50亩谷子展示示范项目 。 该项目由村集体合作社组织经营 , 通过流转农户高标准梯田 , 种植2个谷子示范品种 , 18个试验品种 , 利用该村养殖户充足的农家猪粪 , 实现了资源再循环再利用 。
佳县站马墕村:一个贫困山村的产业脱贫之路
文章图片
站马墕村集体经济养殖场建于2018年 , 当年整合到户产业扶贫资金9万元和县级启动资金10万元 , 由村集体组织经营发展土鸡养殖产业 , 为3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00元 。 站马墕村书记李海军介绍说 。 2021年 , 利用“三变改革”资金20万元 , 新建300平米养猪场 , 承包于个人经营 , 年租金1.1万元 , 养猪250头 。
佳县站马墕村:一个贫困山村的产业脱贫之路】“我们突出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带动作用 , 实行入股分红、劳务就业、参与生产、自主经营、集体带动五种脱贫方式 。 ”站马墕村第一书记安保宁介绍 , 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 采取以扶贫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入股形式进行分红 。 对一些有产业发展意愿 , 目前尚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农户 , 工作队因地制宜 , 引进中药材黄芩特色种植产业 , 鼓励农户利用撂荒地坡地种植 , 试验种植初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