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团队找到促使胆固醇外排全新方案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5日讯(采访人员胡义华实习生李瑶)高浓度胆固醇引发的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 , 有没有办法将胆固醇排出体外 , 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
8月3日 ,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宋保亮教授实验室在Nature(《自然》)发表论文 , 揭示降低血脂的新策略 。 这意味着 , 以前的药物都是抑制胆固醇合成或吸收 , 而宋保亮教授团队的研究 , 找到有效促使胆固醇外排的全新方案 。
武大团队找到促使胆固醇外排全新方案
文章图片
宋保亮教授(左)和团队成员在一起 。 图片来源:武汉大学官微
高浓度胆固醇引发的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 , 而降脂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必要手段 。 现有的降脂药物 , 如他汀、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 , 虽然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脂 , 但是也存在一定副作用和局限性 。
宋保亮教授实验室在《自然》上发表的论文中举例:他汀和PCSK9抑制剂 , 可以使血液中胆固醇进入肝脏 , 改变胆固醇分布 , 有增加肝脏负担的风险;而依折麦布抑制胆固醇吸收 , 降脂幅度有限等等 。
武大团队找到促使胆固醇外排全新方案
文章图片
宋保亮教授团队 。 图片来源:武汉大学官微
由于胆固醇的环戊烷多氢菲结构 , 人体细胞很难高效降解胆固醇分子 。 宋保亮教授团队研究人员认为 , 如果能将胆固醇外排出人体 , 将是理想的降脂策略 。 此前 , 通过胆固醇外排的形式进行降脂 , 别的研究团队也尝试过 , 但没有成功先例 。
武大团队找到促使胆固醇外排全新方案】ASGR1是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糖蛋白受体 , 它主要表达在肝细胞膜上 , 结合血液中去唾液酸糖蛋白 , 将其内吞并转运至溶酶体降解 。
宋保亮教授研究团队经过反复研究 , 发现抑制ASGR1导致ABCG5(基因)和ABCG8(基因)表达增高 , 后者将胆固醇排入胆汁 , 胆固醇进一步通过粪便离开机体 , 从而大大降低血液和肝脏中脂质水平 。
研究人员还研发了ASGR1的中和抗体 , 该抗体可以有效促使胆固醇外排 。 “这种抗体可以理解为一种药物的雏形 , 我们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试验 , 发现它可以将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降低50% , 同时将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22% 。 ”论文第一作者、武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王菊琼说 , 这一研究对研发促使胆固醇外排的降脂药物奠定重要基础 。
在胆固醇代谢研究领域 , 年仅47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宋保亮教授已有一系列重要原创发现:阐明小肠胆固醇吸收的分子途径、揭示一条胆固醇合成调控通路、发现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途径与方式 , 为我国脂代谢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
据了解 , 这一项研究工作为研发促使胆固醇外排的降脂药物奠定重要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