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碗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碗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本文转自:陕西网
岐山的臊子面深受面食大户陕西人的热爱 , 酸辣爽口的味道成为了正宗的代名词 。 来到岐山 , 吃上一碗臊子面 , 可谓是滋润又畅快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碗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岐山县把做大“一碗面”经济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 , 坚持臊子面、擀面皮两轮驱动、三产齐抓 。 围绕“一碗面”经济要素构成 , 延链补链强链 , 引领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与 , 聚力发展民俗食品产业 , 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一碗面”经济的良好局面 。
岐山臊子面这一地域产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背后少不了龙头企业的助力 。
据了解 , 岐山县通过建设万亩小麦、蔬菜、水果种植基地和畜禽规模养殖场 , 打造全程可追溯的“一碗面”经济优质原料供应基地 , 为促进产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发展模式 , 聚力建设30万亩优质小麦、10万亩蔬菜、10万亩果品、20万头生猪基地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碗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在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 , 各式各样的岐山臊子面即食产品摆放整齐 。 一盒盒臊子面即将运往全国各地出售 , 一桶可卖到8-16元不等 。 负责人净宁波介绍 , 企业现已具备年生产即食臊子面100万箱、家庭料理型臊子面100万箱、肉制品5000吨、五色干菜500吨、专用汤料2000吨 。 已完全实现了岐山臊子面的原产地标准工业化路径 , 满足全国餐饮市场的臊子面原料需求 , 供应链体系完备 。
“我们将继续做大岐山臊子面经济全产业链 , 把岐山臊子面这张金名片推出岐山 , 走向全国 , 使‘乡味’真正升华为‘中国味道’ 。 ”净宁波说 。
醋是岐山臊子面中的灵魂 , 一碗好面需要醋来增色添味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碗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作为岐山本土成长起来的岐山醋制作技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 岐山天缘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与品牌优势 , 在带动当地食醋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
岐山天缘食品董事长助理马伟刚告诉采访人员 , 酿造食醋的主要原材料是大麦、小麦、玉米、麸皮、稻壳、豆类 。 公司制醋每年消耗麸皮8000吨 , 大麦、小麦、玉米6000吨 , 稻壳1200吨、豆类500吨 。 90%的原料都实现当地采购 。 此外 , 公司在岐山建立了1100亩有机原粮种植基地 , 旨在通过高品质的建设引领 , 推动岐山农业种植标准化、规范化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碗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身为本地龙头企业 , 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
“我们与大营乡八角庙村结对同行 , 从当地流转1100亩土地用于原粮的种植 , 盘活了农村的土地资产 。 让农民手中的‘好粮’用于‘好醋’的生产 。 ”马伟刚说 。
“一碗面”经济中的醋产业 , 对促进当地就业 , 带动当地种植、运输、养殖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兴旺、农民多渠道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
2021年 , “一碗面”经济总产值达到143亿元 , 从业人员9.3万人 , 人均年收入4.3万元 , 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