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用半生的失败说明:只要没输掉这三种东西,越失败就越强大

看三国 , 若说最震撼人心的人物 , 笔者推崇刘备 。 因为三国时期 , 是门阀士族的天下 。 刘备出身寒门——也许有人会说刘备是皇叔 , 但天下哪有刘备这样“织履贩席”的皇叔?刘备的皇叔称号 , 更多的是《三国演义》的影响 。
也就是说 , 如刘备这样的“寒门皇叔”多如牛毛 , 刘备因最终成功了才被戴上了“皇叔”的帽子 , 以示不凡 。 但刘备的成功又何其艰难 , 他的前半生就是一个失败跟着一个失败 。 那么刘备依靠什么才支撑下来 , 取得了最终成功呢?无非是刘备无论怎输 , 至死都没输掉这三种东西 , 下面咱用三个事例(问题) , 说明是哪三种东西!
刘备用半生的失败说明:只要没输掉这三种东西,越失败就越强大
文章图片
一、关羽为何舍曹操 , 千里亡归刘备?
长久以来 , 关羽“挂印封金 , 千里走单骑”一直是关羽的传奇 。 为此《三国演义》不惜浓墨重彩 , 虚构出“过五关斩六将” 。 而《三国志》对此事的描述很简单 , 《关羽传》中是:羽尽封其所赐 , 拜书告辞 , 而奔先主于袁军 。 《武帝记》(曹操)则是:(关羽)亡归刘备!
那么关羽为啥舍掉曹操 , 非要千里亡归屡战屡败 , 寄人篱下的刘备?因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 , 在曹操手下 , 关羽肯定会有更大的前途和作为!对这个问题 , 人们都习惯从关羽或曹操的角度来分析 , 却忽略了另一大主角:刘备!
刘备用半生的失败说明:只要没输掉这三种东西,越失败就越强大
文章图片
站在刘备的角度来分析 , 最直观的原因 , 就是关羽离不开刘备 , 不然为啥不是刘备去找关羽 , 让他回来?且就算如《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那般 , 刘备写信给关羽 , 显然关羽也有99种理由拒绝!
明白了“关羽离不开刘备” , 其实也就引出了一个疑问:刘备到底有啥东西 , 能让关羽离不开呢?不是形式上的结义 , 而是实实在在地两个字:信义!
刘备用半生的失败说明:只要没输掉这三种东西,越失败就越强大
文章图片
信:人无信则不立!义 , 利之和也!信 , 是立身的根本 , 义 , 是聚拢力量的源泉!有这两个字后 , 刘备就等于化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 无论多少失败 , 总能很快又站起 , 又聚拢起更多的人 , 这既是刘备的写照 , 也是关羽离不开刘备的真正原因!
对刘备的信义 , 连诸葛亮都服气 , 在隆中对中赞刘备:“信义著于四海!”须知当时诸葛亮还“躬耕于南阳” , 刘备的“信义” , 却已经遍布天下了 , 有这种东西在 , 刘备还怕失败吗?自然是越失败 , 力量就越强大 , 焉能不“越失败就越强大”?
刘备用半生的失败说明:只要没输掉这三种东西,越失败就越强大
文章图片
二、徐庶为啥推荐了诸葛亮后 , 就跳槽到了曹营?
倘若说 , 关羽千里亡归刘备 , 是信服刘备的信义 , 离不开刘备的话 , 自然有人会反对 , 徐庶离开刘备又如何解释?徐庶离开刘备 , 无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写得很明白 , 为了救母亲!
因为汉朝以孝治国 , 曹操为了给老爸报仇 , 曾疯狂屠城 , 所以徐庶离开刘备是必然!刘备没任何理由阻拦 。 所以真正的问题应是:徐庶可以等母亲去世后再回来 , 可徐庶为啥不回来?
刘备用半生的失败说明:只要没输掉这三种东西,越失败就越强大
文章图片
要明白这个问题 , 就要看刘备夷陵大战失败后 , 如何面对投降曹魏的黄权了!因为 , 当时曾有人提议 , 要抓捕黄权家人 , 刘备却制止了 , 说:“是我对不起黄权 , 不是黄权对不起我!”刘备之所以说这句话 , 是因黄权曾建议刘备:从水路进攻 , 我黄权当先锋 , 刘备在后面坐镇 。 结果刘备不听从 , 致使兵败后黄权归蜀汉的道路被阻 , 这才宁肯投降曹魏 , 也不归降东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