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奔流到海 刘福江助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文转自:信网
一江春水奔流到海 刘福江助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章图片
青岛市富春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江(来源:信网王馨蕊摄)
田地平整连片、各种蔬菜生机盎然;钢架大棚、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等农业设施一应俱全……如今的青岛西海岸西区六汪镇常家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 。 谁能想到 , 在四年前 , 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坡 , 常家庄村也是省级贫困村 。 助力常家庄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 , 是青岛市富春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江 。
从来到青岛打拼的创业者到农民的致富领路人 , 刘福江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曲折 , 而他走出的每一步却坚定、踏实 , 犹如一江春水 , 流经山涧旷野 , 一往无前奔流到海 。
靠三轮车拉蔬菜造就的“富春江”
1997年的青岛市黄岛区涌动着火热的创业氛围 , 高楼正在拔地而起 , 干事创业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 。 28岁的刘福江同样看好这片热土的未来 , 经过慎重考虑 , 他便携家带口来到这里 , 加入到创业的热潮中 。
初来乍到 , 人生地不熟 , 从什么行业开始入手创业 , 成为摆在刘福江夫妻俩面前的第一道选择题 。
“刚来这的时候想过换个行业 , 可思来想去 , 只对农业、蔬菜熟悉 , 那就先挑自己能干的干 。 ”刘福江说 。 然而摆摊卖菜的辛苦 , 恐怕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难 。
夫妻俩来青岛时带了一万块钱 , 这是俩人的家底儿 , 也是创业的启动资金 。 花7000多元买了一辆三轮车 , 再加上租房子等花费 , 这些钱很快就见了底 。 刘福江起早贪黑的卖菜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 夏天天气热 , 菜的损耗大 , 冬天天冷 , 人受不了 。 “已经记不清被冻伤多少次了 。 ”刘福江说 。
为了让自己的蔬菜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 刘福江到处寻找菜源 , 青岛周边以及日照 , 都有夫妻俩进菜的身影 。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 , 卖菜点的生意越来越好 , 这也为他的下一步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
刘福江没有满足于眼前蔬菜摊的生意红火 , 他开始将眼光放在了农贸市场 。 2013年 , 刘福江注册成立了青岛市富春江管理有限公司 , 开始进军经营农贸市场 。 “可以说富春江公司就是这样一车又一车蔬菜拉出来的 。 ”刘福江说 。
一江春水奔流到海 刘福江助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致富不忘乡亲在省级贫困村开启二次创业
青岛市富春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第二年 , 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了 , 刘福江的事业也进入了快车道 。 到了2018年 , 刘福江的农贸市场生意已经开展得红红火火 , 青岛市富春江管理有限公司也成为西海岸新区赫赫有名的农贸市场运营方 。
就在这一年 , 刘福江受邀到青岛西海岸西区六汪镇常家庄村实地考察 。 这次考察 , 让刘福江大受震撼 。 “当时的常家庄村很多土地都荒着 , 野草有一米高 , 村里的房子有的看起来都快倒了 , 交通也不方便 。 ”也正是这次考察 , 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第二次创业的商机 。
2018年是我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 。 常家庄村的土地多为丘陵地形 , 土地贫瘠 , 再加上交通不便 , 村庄闭塞、落后 。 “要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 就得朝着做给农民干 , 带着农民干 , 帮助农民赚钱的目标去 。 ”刘福江说道 。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贫瘠的问题 , 刘福江历时大半年利用大型机械平整土地 。 为了解决人工浇灌问题 , 刘福江在常家庄共打了70多口井 , 最后有50多口井成功出水 , 井深最深可达180米 。 为了培养更优质的种苗 , 刘福江还投资兴建了一批育苗大棚 , 保证农作物质量 。 为了能完善农产品产业链 , 刘福江在当地还建起了冷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