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创增收新路

本文转自:新华社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巴彦宝拉格嘎查 , 牧民朝鲁门格日乐正清扫着家里的标准化牛舍 , 180头牛让他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牛大户 。
朝鲁门格日乐说 , 近年来 , 为提升效益 , 不仅引进良种母牛对牲畜进行改良 , 还不断完善牧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 利用视频监控、卫星定位等手段现代化放牧 , 和过去养羊相比 , 现在每年养牛的收入要多出万元 。
近年来 , 朝鲁门格日乐所在的巴彦宝拉格嘎查不断探索发展现代化牧业 , 通过建立科技特派工作站 , 鼓励科技人员来到嘎查帮助农牧民科学养殖 , 以科学育种繁育高质量肉牛 , 将嘎查的养殖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变 , 带动嘎查牧民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转型 。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创增收新路
文章图片
为牛进行快捷称重等操作的绑定架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欣摄
碧蓝天空下 , 一座两层的小房坐落在绿树青草中 , 这是牧民阿拉腾巴特尔的家 。 住在乌日图高勒嘎查的他 , 是嘎查里率先盖起轻钢材料房子的牧民 。
“新房的屋子多 , 除了家人住以外 , 空余的屋子我把它做成了民宿 , 家里又多了一个增收的营生 。 ”阿拉腾巴特尔说 , “我把房子装修成了简约的‘现代风’ , 让游客在草原上感受我们牧民的现代生活 。 ”从小到大 , 阿拉腾巴特尔住过的房子 , 从蒙古包、土坯房、砖房到今天的二层小楼 , 每一次改变都让他感到生活的幸福 。
这些年 , 阿拉腾巴特尔不仅养了牛羊和马匹 , 还养了80余峰骆驼 。 “我们养骆驼已经10年了 , 骆驼既可以产驼奶 , 又可以让游客来骑 。 ”阿拉腾巴特尔说 , 每年卖驼奶能挣10万元 , 经营民宿旅游能挣10万元 , 再加上卖牛羊的钱 , 每年还能挣20万元 。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创增收新路
文章图片
从阿拉腾巴特尔家的两层小楼内向窗外望的景象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欣摄
自阿拉腾巴特尔家向西北方向走 , 在脑干哈达嘎查 , 座座蒙古包和干净整洁的小院错落有致地排列 , 这是返乡青年牧民伊柠创办的民宿 。
“很多牧民夏天去山上放羊 , 他们的房子就空闲出来了 , 我们将闲置的房源改成民宿 , 游客就可以舒适地入住 。 ”伊柠说 , 住宿收入的80%以上属于房主 , 一些牧民也在民宿工作 , 这既解决了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 又可以增加牧民收入 , “每户提供房源的牧民在每年旅游旺季的收入能达到3万元” 。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创增收新路
文章图片
伊柠创办的民宿内一个小餐厅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欣摄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创增收新路】伊柠说 , 现在的牧区实现了水、电、网络到户 , 家门口也修好了路 , 生活越来越便利 , 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 “如今的牧区不再只喂养牛羊 , 牧民们也能吃上‘旅游饭’ , 未来我们的日子肯定会变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