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民国大文豪的女人,相同的宿命不同结果,张幼仪为何最自由

清末民初 , 是新旧时代交融、东西方制度融合期 , 随着清末官派留学生的回国 , 不仅带回来了时髦的西方学术、也冲击了古老的社会风气 。 歪史认为遭受冲击最严重的就是婚姻传统 。 自从门阀制度建立以来讲究的门当户对 ,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时间成了落后、封建、老旧的代表 。
三位民国大文豪的女人,相同的宿命不同结果,张幼仪为何最自由
文章图片
自洋务运动兴起以后 , 朝廷开始培训人才 , 派出官费留学生 , 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 这个制度大概持续了30多年 , 如果算上庚子赔款的清华学生 , 那么时间更长 。 所选出来的大多是富户人家子弟 , 最少也是地方士绅的子弟 , 他们本来家庭富实 , 就是地方上的精英 。 对比其他人 , 本来就有着不少的优越感 , 再加上不错的家风 , 受过严格的老式教育 。 假如不出国 , 未来也是地方有头有脸的人物 。 但是 , 时代改变了他们 , 然后时代反过来等着他们去改变 。
他们的出国留学地方有三个 , 欧洲、美国、日本 。 他们出去以后 , 到受西方自由恋爱风气的影响 , 这一些未来可能的精英们有样学样 , 标榜自主 , 归国以后对传统的包办婚姻模式不约而同的说不 , 无论留学地是那个国家 。 一但回来 , 结果一样 , 美其名曰爱情!
自由与否只有他们本人知道 , 或许 , 追求的过程和全程的参与更加能给他们挑战 , 让这一些自命不凡的精英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 改变先从自我开始 。 开始的起点先拿婚姻开刀 。 毕竟 , 当时他们能够接触的就是婚姻 , 改变的方法就是不从命 , 试图逃婚 。
三位民国大文豪的女人,相同的宿命不同结果,张幼仪为何最自由
文章图片
正好 , 可以选几个分别体现从日本、欧洲、美国归国的学子们的爱情观、家庭观 。 以现在的眼光看 , 他们有点渣 , 在时代洪流面前 , 所有人都是不幸的 。
日本留学生
鲁迅、藕断丝连 , 剪不断理还乱的婚姻关系 。 作为久负盛名的文豪 , 他祖父官至翰林 , 算是文章世家 。 他在光绪三十年官费派往日本学习 。 当时父亲已过世 , 由母亲承担责任给他聘娶了本地有一定名气的朱家的女儿 , 她的祖父做过县官之类的官 。
还在日本学习的鲁迅被母亲招回来 , 安排了婚礼 , 然后鲁迅再次前往日本 。 对新婚妻子不在过问 , 鲁迅归国后 , 先后在背影政府教育部、北京各大学高校任职 , 后来结识学生许广平 , 两人结婚 。
三位民国大文豪的女人,相同的宿命不同结果,张幼仪为何最自由
文章图片
但是 , 对于原配朱安 , 即不担负起丈夫的责任 , 也不履行丈夫义务 , 又不离婚 , 还让她负责照料他母亲生活起居 。 一直到鲁迅死去 , 朱安到死都是有名无分的妻子 。 他的夫人叫许广平 。
美国留学生
胡适 , 有贼心无贼胆 , 任然遵守已有的婚约 。 有现代孔子之称 ,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 。 宣统二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留学生前往美国 。 在这之前已经结婚 。 妻子是家里定的包办婚姻 。
三位民国大文豪的女人,相同的宿命不同结果,张幼仪为何最自由
文章图片
他的妻子同样是名门望族 , 在留美归来以后 , 胡适一样花花肠子没少动 。 在美国就结识了一个美国女子 , 成名之后的他结识了情人 , 对她承诺离婚后娶她 , 可是 , 他的妻子不是朱安 , 江冬秀闹得天翻地覆 , 吓得胡适杜绝了可能的念头 , 而且对老婆又爱又怕 , 伺候除了钻研学术之外 , 就搜集各国怕老婆名人的轶事 。
欧洲游学生
徐志摩 , 快刀斩乱麻 , 一别两宽 , 各自欢喜 。 新月派浪漫诗人代表 , 和胡适、鲁迅不一样 , 他家是富商家庭 , 家境阔绰 , 不是官费留学生 , 只能算是游学 , 也没有什么救国救民的责任要承担 , 所以他的生活就是恋爱、写诗 。 不浪漫都不行 。 抑或是 , 没有浪漫的爱情就没办法写出浪漫的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