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乙肝难题,只能靠欧美?医生实话:这3点确实值得学习和追赶

乙肝是世界医学领域难题之一 , 至今仍不能治愈 , 该病可传染 , 并且是诱发“癌中之王”—肝癌的主要方面 , 全世界初步估计乙肝人群超过3亿 。
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医疗条件受限 , 乙肝传染人数累积 , 乙肝人群一度约占总人口数量的10% , 随着国家推开新生儿乙肝疫苗强制免费接种 , 以及系列防扩散措施 , 传染得到控制 , 但目前仍有数千万之众 。
攻克乙肝难题,只能靠欧美?医生实话:这3点确实值得学习和追赶
文章图片
乙肝是一种嗜肝DNA病毒 , 结构简单但足够聪明 。 一方面进入人体后 , 可以骗取免疫系统信任 , 或躲开免疫系统攻击 , 成功生存下来;另一方面 , 做好感染的各项准备 , 比如与肝细胞核紧密结合 , 形成非常稳固的cccDNA , 而后充分整合各方面因素 , 大量复制病毒后代 。
当乙肝病毒被免疫系统识别并开始清除后 , 肝炎发作 , 意味着免疫耐受期打破 , 进入免疫清除期 , 根据病情进展 , 适时抗病毒治疗 , 是预防和延续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正确方法 。 抗病毒治疗 , 手段有干扰素、一线核苷类药物 , 但作为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古老病毒 , 乙肝病毒很难对付 , 药物只能抑制而不能清除 , 这也是乙肝不能治愈的主要原因 。
攻克乙肝难题,只能靠欧美?医生实话:这3点确实值得学习和追赶
文章图片
权威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2017—2019年度 , 我国乙肝人群在8000—9000万人之间 , 约占国内总人数的6%—7% , 防范乙肝的效果逐步显现 , 但同期 , 美国乙肝人数占本国人口比例 , 约0.4% 。 在乙肝人数中 , 美国人能相对容易控制病情 , 我国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明显高于美国 。
欧美国家主要是白种人 , 我们则是黄种人 。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 , 黄种人比白种人更容易感染乙肝 , 但可能是乙肝病毒毒株的影响 , 感染我国的是C基因型 , 不好治 , 难治愈 , 且变成肝硬化、肝癌的几率高 , 欧美感染的是A型 , 相对好控制 。
攻克乙肝难题,只能靠欧美?医生实话:这3点确实值得学习和追赶
文章图片
从乙肝发现、抗病毒史可以发现 , 重要的节点 , 关键的突破 , 都是欧美在当主力 。 如乙肝病毒发现 , 毒株提取 , 是欧美科学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的;1972年 , 美国规定献血的血样必须经过乙肝筛查 , 堵住了乙肝通过血液传染的渠道;1981年 , 能大规模量产的乙肝疫苗在美国上市 , 后赠送了关键技术和设备给我国 。 仅靠疫苗 , 1987—2004年 , 美国乙肝发病率下降约80% 。
在抗病毒药物上 , 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 , 均是欧美医药巨头发明的 , 我们在中医药治疗乙肝上 , 有不少利胆、降酶、退黄、减少肝纤维化的药方 , 效果很好 , 但在治疗乙肝上 , 还是要以抗病毒为主 。
在乙肝研究、治疗上 , 为啥欧美走在了前面 , 主要是三个方面优势:
攻克乙肝难题,只能靠欧美?医生实话:这3点确实值得学习和追赶
文章图片
一是重视基础研究 , 政府和基金会长期支持 , 舍得投入 。 乙肝的基础研究 , 为后续的药物研发、乙肝模型建立、病理研究等打下基础 , 时间长、投入大、回报慢 , 要大量的医疗专家和技术骨干持续地长期研究、接力突破 , 耐得住寂寞和挫折 , 欧美强国既注重基础研究 , 又重视投入 , 更关注人才 , 为乙肝的研究和推进治疗方式革新 , 做了很多努力 。 想攻克乙肝 , 没有人才是不行的 , 急功近利也是不行的 , 缺乏关键支持更不行 。
二是扶植医疗巨头 , 产生深远影响 。 攻克乙肝 , 离不开药物、器材和技术 , 以乙肝疫苗和口服药物为例 , 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 , 再到恩替卡韦、TDF、TAF , 为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 , 减少死亡率 , 做出了重要贡献 , 也让很多人知道了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吉利德等医疗巨头的名字 , 这些巨头虽然前期在乙肝药物研发上投入巨资 , 但成功研发药物后 , 回报惊人 , 经常是赚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