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昔日盐碱地,今天吨半粮

本文转自:德州新闻网
庆云:昔日盐碱地,今天吨半粮
文章图片
今年麦收时的丰收景象
庆云:昔日盐碱地,今天吨半粮
文章图片
王成顺(左)正在玉米地里拍摄农技指导短视频
庆云县地邻渤海 , 是典型的海浸区 , 这里曾地碱水咸 , 不适宜庄稼生长 , 为此 , 庆云县持续打响“土地改良战” , 通过科技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 实现了土变肥、多打粮 。
眼下 , 随着“吨半粮”产能创建的深入推进 , 一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在庆云再度上演 。 书记带头抓粮、党政同责 , 农民爱地惜地、勤劳奋进 , 庆云县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的增产高产之路 。
藏粮于地创新举措破解资金难题
走进庆云县“吨半粮”核心区之一的尚堂镇颊河徐村 , 只见广袤的田野上一幅喜人景象——沃野千里处 , 玉米苗壮叶展 , 绿浪涌动 , 一片盎然生机 。
“今年是个丰收年!小麦收得多 , 玉米也挺好!”正在田间劳作的颊河徐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徐希智乐呵呵地告诉采访人员 , 合作社今年小麦亩产普遍在1100斤到1300斤之间 , 除了产量提高之外 , 今年小麦价格也有所上涨 , “种粮有钱挣 , 农民得实惠!”
徐希智说 , 其合作社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 农民土地入股能得股金外 , 还能享受二次分红 , 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 , 又能外出务工挣工资 , 这也大大提升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 。
合作社的土地规模逐年扩大 , 随着“吨半粮”产能创建工作的推进 , 越来越多的红利正涌入乡间 。 “看看这路 , 又宽又平 , 收割机跑起来很安全!”徐希智指着脚下崭新的道路告诉采访人员 , 这条通往农田的道路原为砂石路 , 坑洼不平 , 车辆开起来提心吊胆 , 今年全部更换成为混凝土 , 为机械化生产“铺平”了道路 。
不止道路 , 如今 , “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正在庆云逐步变成现实 。 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西廷业告诉采访人员 , 该县聘请水发设计公司对“吨半粮”核心区路、沟、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科学规划 , 今年以来全县已完成2.7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 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 确保旱涝保收 , 有效提高了农田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 筑牢了“吨半粮”产能建设的基础 。
养好耕地仓廪实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 为此庆云县加大资金投入 , 各乡镇(街道)核心示范区创建年投入每亩不低于5000元 , 结合基层农技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 , 在核心区发放有机肥1500余吨 , 对土地进行深耕深翻等 , 不断提升地力 , 真正让“粮田”变“良田” 。
各项利好政策的背后 , 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 , 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 , 庆云县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据了解 , 为推动“吨半粮”产能创建顺利推进 , 该县在全市率先发行相关政府专项债券 , 用于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及配套农业设施提升工程建设 , 目前已发行债券1.88亿元 , 实现了财政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 。
藏粮于技专家服务实现全覆盖
实现粮食增产高产 , 根本在耕地 , 出路在科技 。 对标全市“六大提升工程” , 庆云县根据自身实际 , 将其层层分解细化 , 因地制宜 , 每一工程均实现“庆云细则版本” , 综合施测、精准发力 。
在位于尚堂镇的鲁供片区 , 鲁供农业一名技术人员通过手机 , 向采访人员展示当下的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打开手机软件 , 基于精准的农业传感器 , 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苗情、虫情和灾情数据 。 其如同“千里眼”和“听诊器” , 能对农业生产进行多层次分析 , 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