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比萨斜塔倾倒危机?顶尖学者束手无策,却被一小男孩解决

提起比萨斜塔 ,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 它是意大利的地标之一 , 也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 。 伽利略的“两个小球同时落地”实验 , 便是在比萨斜塔进行的 。 不少人以为比萨斜塔是故意修成了这样 , 但事实上 , 比萨斜塔在初建时是一座笔直的建筑 , 是因为修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 导致比萨斜塔不断倾斜 。 而为了防止比萨斜塔彻底倾倒 , 专家们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 但却没有太大成效 。 最终 , 这个难题却被一个小男孩给解决 。
如何解决比萨斜塔倾倒危机?顶尖学者束手无策,却被一小男孩解决
文章图片
比萨斜塔
比萨塔为何会斜?
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 , 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 , 位于罗马市大教堂后面右侧 , 是比萨城的标志 。 最开始 , 塔高设计为60米左右 , 但动工五六年后 , 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 , 直到完工还在倾斜 。 在关闭之前 , 塔顶已经南倾3.5米 。 当地人尽管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 , 但更多的却是骄傲和自豪 。 他们为自己的故乡能有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斜塔而自豪 , 且认为比萨斜塔会和健壮结实的比萨人一样 , 永远不会倒下 。
如何解决比萨斜塔倾倒危机?顶尖学者束手无策,却被一小男孩解决
文章图片
比萨斜塔
然而 , 1838年的一次工程却导致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 。 当时一名建筑师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 , 以探究地基的形态 。 但这一行为却使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 , 地基开始开裂 。 最严重的是 , 发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现象 。 此次工程后 , 勘探结果表明 , 比萨斜塔的倾斜加剧了20厘米 , 而此前267年的倾斜总和不过5厘米 。
如何解决比萨斜塔倾倒危机?顶尖学者束手无策,却被一小男孩解决
文章图片
比萨斜塔
向全球征集拯救方案
由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 使得比萨斜塔蜚声世界 , 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 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 也成为了比萨市的经济支柱 。 与此同时 , 随着游客的增加 , 比萨斜塔倾斜的角度也逐渐增大 。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 , 已经濒临倒塌 。 1990年1月7日 , 意大利政府关闭对游人的开放 , 1992年成立了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 , 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 。
如何解决比萨斜塔倾倒危机?顶尖学者束手无策,却被一小男孩解决
文章图片
游客拍照
关于斜塔的拯救 , 出台了很多方案 , 但都未见效 。 最后拯救斜塔的 , 是一项看似简单的新技术——地基应力解除法 。 这个方法最早于1962年被意大利工程师Terracina提出 , 当时称为“掏土法” , 由于显得不够深奥而长期搁置 。 而这一方法的原理则是:在斜塔倾斜的反方向(北侧)塔基下面掏土 , 利用地基的沉降 , 使塔体的重心后移 , 从而减小倾斜幅度 。
如何解决比萨斜塔倾倒危机?顶尖学者束手无策,却被一小男孩解决
文章图片
比萨斜塔
地基应力解除法
比萨斜塔拯救工程于1991年10月开始 , 采用斜向打孔方式 , 从斜塔北侧的地基下缓慢向外抽取土壤 , 使北侧地基高度下降 , 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北侧移动 。 2001年6月 , 斜塔的倾斜角度重新回到安全范围之内 , 比萨斜塔又重新开放 。
如何解决比萨斜塔倾倒危机?顶尖学者束手无策,却被一小男孩解决
文章图片
地基应力解除法
如何解决比萨斜塔倾倒危机?顶尖学者束手无策,却被一小男孩解决】而地基应力解除法在我国则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 这一名词 , 也是由我国武汉大学教授刘祖德于1983年提出 , 刘祖德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这一技术 , 成功为149座高楼“纠偏”扶正 , 为祖国挽回近5亿元的经济损失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