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桃林镇党支部赋能,“N+1+1”模式趟出乡村振兴新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高山云雾出好茶 。 走进诸城市桃林镇清水茶园 ,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 , 从南黄山脚下蔓延至天边的云朵 。 茶树尖上 , 一颗颗新芽嫩绿挺秀 。 在微风的吹拂下 , 茶香四溢 , 随处可见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
今年以来 , 桃林镇创新“多个社区网络党支部+农户+企业”的"N+1+1”发展模式 , 将党支部的组织优势、群众的能动性、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品牌效应有机结合 , 成立诸城市南黄山生态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 , 发展有机茶园1000余亩 , 建设茶叶加工车间800平米 , 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 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
诸城市桃林镇党支部赋能,“N+1+1”模式趟出乡村振兴新路
文章图片
党建引领 , 多方入社 , 探索发展新路径 。 依托南黄山自然生态风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由石屋子沟网格党支部联合松园子、山东头、潘池河3个网格党支部和山东松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一起创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 本着“公平自愿“的原则 , 吸纳138户茶农(其中脱贫户7户 , 动态监测户1户)以土地和茶树资源作价入社 , 理事会、村集体、入社农户和茶企的股权比例为2:5:3 , 保证了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社员的持续收益 。
诸城市桃林镇党支部赋能,“N+1+1”模式趟出乡村振兴新路
文章图片
公司管理 , 市场营销 , 产业驶上快车道 。 合作社采取公司化经营管理模式 , 聘用职业经理人对茶园进行田间管理和茶叶销售 , 同时聘请第三方财税公司为合作社提供财务、法务、策划、宣传等服务 , 解决网格干部工商管理经验不足 , 合作社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 合作社在建立之初 , 便集中资源成方连片打造规模化生态茶园 , 按照《生态茶园建设指南》《生态低碳茶评价技术规范》等要求严把品质关 。 如今 , 茶园可年产成品有机茶6000余公斤 , 进一步推动了全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诸城市桃林镇党支部赋能,“N+1+1”模式趟出乡村振兴新路
文章图片
利益联结 , 富民强村 , 三位一体稳增收 。 借助茶企营销渠道 , 做强做大“诸城绿茶”——“云谷绿”等高端品牌 , 有效实现品牌溢价 , 保障了茶园的产品收益 。 为提升社员的参与热情 , 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 合作社优先安排社员入园就业 , 每年的可分配盈余 , 先以保底分红的方式保障入社成员基本利益 , 再按照对合作社经营管理贡献、茶企资本、技术和品牌优势进行二次分红 。 实现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企业增效 , 产生了“1+1+1>3”的叠加效应 。
诸城市桃林镇党支部赋能,“N+1+1”模式趟出乡村振兴新路】下步 , 桃林镇将继续推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建设 , 努力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 扩大茶园规模 , 开拓高端市场 , 实现“集体增收入、党员起作用、百姓得实惠、企业有作为”四方共赢 , 点燃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希望 , 开创新时代“诸城模式”新实践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