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丨福安坦洋村:续写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
盛夏时节 , 笔者来到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 , 千亩茶园延绵起伏 , 一片绿意盎然 。 这里是驰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发祥地 , 有着生产“坦洋工夫”茶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 近年来 , 坦洋村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的资源优势 , 坚持“村、人、茶、文、旅”五位一体有机结合 , 以打造富裕、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坦洋为目标 ,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
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丨福安坦洋村:续写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
文章图片
今日坦洋席国胜摄
党建引领茶业富民
坦洋村位于白云山东麓 , 群山耸立 , 绿水环流 。 全村面积6.75平方公里 , 现有人口523户、2100人 。 该村为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 , 曾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丨福安坦洋村:续写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茶产业是坦洋村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 , 坦洋村要振兴 , 首先茶产业要振兴 , 抓党建是制胜法宝 。 该村通过党支部发挥示范作用 , 带头打破“祖宗山”“宗祠山”的束缚 , 开垦抛荒农地 , 盘活闲置土地 , 转变农民思想 , 以产业发展为纽带 , 利用市场化手段 , 整合分散的资源要素 , 抱团融入市场 , 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让坦洋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同时 , 为提升茶叶品质 , 推动茶产业向无公害、绿色产品的方向发展 , 坦洋村借助福建省茶科所设在社口镇的优势 , 不时组织茶农学习新技术、试种新品种 , 并引进了金观音、黄观音、丹桂、黄旦等优良品种 , 有效改良了茶叶品种结构 。 “自从引进了新品种 , 我们茶叶效益变得越来越好 。 ”茶农林茂清喜上眉梢 。
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丨福安坦洋村:续写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
文章图片
今日福安/图
此外 , 创新是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的核心动力 。 2020年 , 福安农垦集团与福建联通共同搭建的全国5G农业智慧茶园示范区落户坦洋茶场 , 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云服务等智慧农业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当地茶园 , 为坦洋装上“千里眼” , 架起“顺风耳” , 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线上管理 , 大大提升了茶叶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
不仅如此 , 2021年12月 , 中国农技协福建福安红茶科技小院的入驻 , 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推广、乡土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 , 不仅为坦洋村提供了人才与技术的支撑 , 还为“坦洋工夫”的品牌推广贡献了力量 。
多年来 , 坦洋村党支部始终咬定目标、锲而不舍 , 一年接着一年干 。 据统计 , 如今 , 该村茶园面积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300多亩扩大到4911亩;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也从当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8956元 , 增长了58倍;茶产业由原来个人松散经营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 2021年 , 该村村集体收入达到了50.25万元 。
下一步 , 该村计划利用“直播带货”的新方式推销当地茶叶 , 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 并以此促进人才回乡创业 , 助推乡村振兴 。 “直播间已经搭建完成 , 目前处于采购直播设备和引进专业团队阶段 , 预计今年9月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 ”坦洋村村党支部书记李青青介绍 。
从一片叶子到漫山茶园 ,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 坦洋村将“坦洋工夫”这块金字招牌打得越来越响 , 产业发展越来越兴旺 。 这抹“绿色”也成为坦洋乡村振兴破题的“金钥匙” , 带领茶农增收致富 , 真正将“叶子”汇聚成“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