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过敏原十年流调成果 学界大咖齐聚共话抗敏研究未来发展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 中国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率快速升高 , 过敏性疾病负担在日益加重 。 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谱可能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而了解这些变化能够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指明方向 , 提供循证医疗的医学证据 , 过敏原流行病学研究不可或缺 。
2022年8月12日 ,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广州采用线下线上同步的形式 , 召开了“中国哮喘和/或鼻炎患者主要致敏原十年变化”为主题的研讨会 。 8月8日至14日恰逢第七个“中国过敏防治周” , 今年主题是“关注环境 , 顺畅呼吸” , 两个主题不谋而合 , 显示中国学界在高度关注环境与过敏的关系 。 本次研究展示的数据将极大地丰富该领域的知识 , 加深人们对环境与过敏关系的认知 。
聚焦过敏原十年流调成果 学界大咖齐聚共话抗敏研究未来发展
文章图片
2008年 , 为给过敏性疾病的科学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更多学术证据 , 中国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研究联盟(CARRAD)启动第一次全国过敏原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 , 为我国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 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础 。 2018年 , 中国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研究联盟启动了第二次大规模流调 。 系统探索了我国十年间室内室外呼吸过敏原致敏状态的变化情况 , 得到了更新的数据结果 。
8月12日的本次会议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李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郭胤仕教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刘传合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睿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赵德育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邱前辉教授等学术大咖、项目参研单位代表以及来自各地的过敏诊疗领域医生共同参与 。
聚焦过敏原十年流调成果 学界大咖齐聚共话抗敏研究未来发展
文章图片
现场 , 钟南山院士以《中国过敏性哮喘/鼻炎流行病学十年变化》对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解读 。 他表示 , 过去10年中 , 尘螨仍然是鼻炎和哮喘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 , 在中国哮喘和鼻炎患者中 , 螨(屋尘螨、粉尘螨和热带螨)、花粉(杨树、豚草和艾蒿)及动物(狗毛)的致敏率显著增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家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管理 , 避免新增过敏原造成对人们健康的困扰 。
我国哮喘和鼻炎儿童患者中 , 真菌致敏状况有所增加 。 刘传合教授表示 , 儿童鼻炎和哮喘病人的过敏原阳性率都普遍高于成人 , 尤其是尘螨的阳性率高出成人将近一倍 。
此外 , 过敏原致敏率也存在区域差异 。 徐睿教授表示 , 我国由北至南尘螨过敏的阳性率逐渐增高 , 南北的尘螨阳性率在10年间都有显著的增加 , 这同时也与我国的环境改变和居民生活环境改变有关 。
聚焦过敏原十年流调成果 学界大咖齐聚共话抗敏研究未来发展
文章图片
邱前辉教授、赵德育教授围绕“中国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变化与AIT治疗进展”“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进展”展开学术讲座 。 在揭示过敏负担加重的同时 , 也展示了诊疗方案的进步 , 特别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进展 , 可以为过敏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郭胤仕教授主持了学术讨论和媒体问答环节 。
聚焦过敏原十年流调成果 学界大咖齐聚共话抗敏研究未来发展】聚焦十年观察 , 见证抗敏未来 。 本次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对环境与过敏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和交流 , 为未来过敏性疾病的科学防控和临床诊疗进一步研究夯实了基础 。